客服咨询
工作时间 9:00 - 18:00
弘文售后电话 15910622527
回到顶部

2021年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VIP直通就业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评价)
价格: 4980.00元

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市场需求

考点①需求的含义: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构成要素:愿意(购买欲望)、能够(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是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②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口诀:两价三消)

产品价格-产品自身价格是影响需求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方向相反

消费者偏好-支配在使用价值相同或者相近的替代品之间消费选择。

相关商品价格-X价格与Y需求量之间关系

替代品(正)某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其替代品需求增加

互补品(负)某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其互补品需求减少

消费者收入水平-一般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收入减少将引起需求减少

正常品(正)

低档品(负)

 

消费者预期

其他因素:文化、民俗、广告、示范

       ③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第二节 市场供给

第三节 均衡价格

第四节 弹性

[展开全文]
刘颖1 · 2022-09-15 · 0

军、政、文、卫——最低费用选择法

平价政策:2公电路

平二负——公共定价,没有备选项

平均成本定价法:

1、平、平相对(平均、平衡)

2、平求交点是依据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5 · 0

财政支出:2率之比是弹性,2额之比是倾向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理论:

1、德国的瓦工(扩)福利好

2、英国的大肚皮,大肚能容忍

3、美国的马经真不同(美国的马屁精真不同)

4、美国的莫非技术高

5、公共选择学派是有官有民有政治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5 · 0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处于核心地位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形式、作用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全民所有制

全体社会成员联合起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由国家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队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形势所有权。在现阶段,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

生产资料在一定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对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行使所有权,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城镇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三农政策的基石,核心内容:

①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

②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

③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主要体现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形式、作用

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全文]
刘颖1 · 2022-09-15 · 0

公共财政的基本只能:2配1发展

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资源配置讲效率,优化一下更有效;公共工程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4 · 0

公共物品决策规则:二伯孔赞相逆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4 · 0

限制、不友好(歧视、标准)都是对进口贸易,对出口都是补贴、友好的

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的措施:走出去,引进来,把好质量关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4 · 0

绝对优势:亚当斯密绝对保密;绝对差异

比较优势:相对

要素禀赋:龟壳理论(规模,克鲁格曼);差异、充裕

规模经济:相似资源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3 · 0

奥经奥经失业了——负增长

2率之比是弹性

菲利普斯膨胀失业了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3 · 0

自愿失业是摩羯(摩擦、结构)

摩擦性失业——间歇

结构性失业——不匹配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3 · 0

以现在看发展,以不变看增长

周期波动:1、长长组合

2、中大组合

3、短小组合

周期:负古负古负绝对,增长增长正相对

 

先行指标:办事之前,用货币提前订票

一致指标:总资产随时随地保持一致

滞后:剩下多少库存数,消费完了才算数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3 · 0

买期货挣得多,士力架(税、利、价)很反感不爱吃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13 · 0

凯恩斯:一个决定,2个递减,平大边际(短期,不确定是凯恩斯的代名词)

[展开全文]
刘美丽. · 2022-09-09 · 0

1、关于会计报表的说法:

  • 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
  • 会计报表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
  • 会计报表是以“日常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
  • 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会计循环过程的终点

2、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

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理解

3、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收入-费用=利润)

4、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 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
  • 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和构成情况的信息
  • 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 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5、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和待摊费用(流动性强的项目排在前面,流动性差的项目排在后面)

6、负债类项目的排列是按照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先到期的(或需要立即清偿的债务)排列在前面,后到期的排在后面:

  • 流动负债---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和待摊费用
  •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预付款

7、知产负债表编制

  • 直接填列---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 分析计算填列:
  1. 未分货币---总账科目
  2. 长期存货---总账明细
  3. 预收应付---明细账
  4. 固定资产---备抵

8、资产负债表---账户式(我国采用)、报告式

     利润表---单步式、多步式(我国采用)

9、利润表内容

  •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外置收益
  •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0、不影响营业利润的三个因素: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所得税费用

11、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12、我国企业应按照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 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
  • 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

1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买卖商品)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表(贷款、偿还本金利息)

14、财务报表附注的目的是在保持报表正文简练的基础上提供一些与报表的数据有关的信息

15、关于利润表的说法:

  • 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 是以“利润=收入-费用”的会计等式为基础编制而成的
  • 可以用于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盈利能力

16、现金流量表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其中,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等):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通常包括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17、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附注一般应当披露如下内容:

  •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 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
  • 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
  •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 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
  • 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
  •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18、全面财产清查:

  • 清查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费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 清查机器设备等固定该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 清查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19、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

  • 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
  • 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20、关于资产负债表的说法:

  • 资产负债表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为基础进行编制的
  •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的一种报表
  • 我国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格式
  • 资产负债表为经营者分析资产分布是否合理提供依据
  • 资产负债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适当排列编制的

21、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展开全文]
刘开艳 · 2022-09-09 · 0

1、会计循环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2、会计确认是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费用或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3、关于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

  • 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
  • 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并能可靠地进行计量
  • 确认收入和费用时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合理确认
  • 资产的确认要建立在取得资产所有权的交易发生之时

4、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6、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7、资产、成本、费用---借增贷减

     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借减贷增

8、账户结构的基本关系是: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9、产类账户的发生额与余额之间的关系是: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10、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

  •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复式记账法
  • 资产、成本、费用---借增贷减

    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借减贷增

11、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12、记账凭证是依据原始凭证来填制的

13、关于账簿的说法:

  • 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
  • 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 账簿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
  • 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14、财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15、关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说法:

  • 依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 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由于是根据每一张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因此其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故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小的单位

16、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账务处理程序是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7、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账务处理程序是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8、企业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目的是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19、关于财务报告的说法:

  •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 财务报告是对账簿记录资料进行的再加工
  • 编制财务报告之前必须做财产清查
  • 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20、会计确认主要解决的问题:

  • 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确认
  • 确定该业务应在何时进行确认
  • 确定该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

21、会计计量的属性: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口诀:允许历史可重现)

22、会计量的方法主要包括: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23、按照账户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24、关于复式记账的说法:

  • 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
  • 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
  • 反映出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龙去脉
  • 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 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2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26、主要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有:

  •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27、会计报表分类:

  • 按报送对象---对外会计报表、对内会计报表;
  • 按编制主体---个别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
  • 按时间范围---年度、季度、月度会计报表
  • 按反映内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展开全文]
刘开艳 · 2022-09-07 · 0

1、关于会计的说法:

  • 会计是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现代会计是以企业会计为核心
  • 会计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3、财务会计的工作主要围绕“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进行

4、会计两大只能:

  • 会计的核算职能---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 会计的监督只能---预算、检查、考核、分析

5、凡是特定对象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6、经济事项是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率费、计提折旧等

7、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8、资本的增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收益分配

9、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10、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

  • 财务状况的信息---资产负债表
  • 经营成果的信息---利润表
  • 现金流量的信息---现金流量表

11、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含1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12、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不容易变现)

13、关于负债的说法:

  • 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
  • 只能是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实义务
  • 预期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4、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说法:

  •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
  • 所有者权益即投资人对企业浄资产的所有权
  • 所有者权益中的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1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16、利润=收入-费用

17、会计要素变动情形:

根据会计恒等式来确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8、关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原则:

  • 会计计量要素确认的原则是会计核算、计量、记录、报告的基础
  • 计计量要素确认的原则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认损益的基础
  • 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各项财产
  •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9、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20、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正确确认企业的当期损益

21、如果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

22、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

  •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 会计主体可以是营利性组织,也可以不是营利性组织
  • 会计主体必须有独立的资金活动,独立地进行核算,可以独立编制财务报告
  •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

23、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24、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2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可靠性(信息可靠)
  • 相关性(有用性、相关联)
  • 清晰性(可理解性、清晰明了)
  • 可比性(信息能够参照、可比)
  • 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赁)
  • 重要性(占比---重要信息准确纰漏,次要信息简化合并)
  • 谨慎性(稳健性、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 及时性(及时不拖延)

26、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会计法》为核心,以会计准则、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

27、关于会计准则的说法:

  •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大部分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包括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原则,而具体准则包括基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和特殊行业基本业务准则,
  • 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的
  • 我国的《政府会计准则》是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制定的原则性规定

28、会计分类:

  •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
  • 管理会计---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

29、关于会计的基本职能

  •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的
  • 核算是监督的前提
  • 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 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30、资金的循环与周转的阶段:

       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31、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

32、债务一般包括:借款、应付和预收款以及应交教项,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款

33、企业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说法:

  • 经济业务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
  • 国库券、股票属于有价证券
  •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金
  •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4、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即外部利益关系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其他使用者等

35、关于资产的说法:

  • 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 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 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包括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
  • 能够可靠地计量(货币)

36、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37、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38、关于费用的说法:

  • 应当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 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 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营业费用是企业费用的主体部分,工业企业的营业费用可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39、关于会计恒等式的说法:

  • 会计恒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 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 反映企业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关系的恒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 会计恒等式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40、关于历史成本原则的说法:

  • 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 历史成本原则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的
  • 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 如果企业的资产发生了较大的价值变化,其账面价值就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就不能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

41、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42、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4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满足以下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44、《政府会计准则》是财政部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制定的原则性规定,它主要对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政府预算会计要素、政府财务会计要素、政府决算报告、财务报告等作出了规定

 

 

 

[展开全文]
刘开艳 · 2022-09-05 · 0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考点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2.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

3.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C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既是消费者买得起的,又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程度的满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因此,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

在切点C,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敲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无差异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商品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是商品价格比,所以消费者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与商品价格之比,即MRS=P1/P2

此时,C点叫“消费者均衡点”——在偏好不变,且收入、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此时的消费组合使消费者达到了效用最大化。

 

[展开全文]
刘颖1 · 2022-08-31 · 0

1、时点序列指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

2、时期序列是指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可累加)。

3、绝对数时间序列可以派生出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是由同类相对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序列。

4、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 时期序列-----简单算数平均数
  • 时点序列分为连续时点、间断时点

(1)连续时点(以天为时间单位)

  • 逐日登记逐日排序-----简单算数平均数
  • 指标值变动才登记-----加权算数平均数

(2)间断时点

  • 间隔时间相等-----两次平均:均为简单算数平均数
  • 间隔时间不相等----两次平均:第一次简单算数平均数,第二次加权算数平均数   

       对于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和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序列采用的都是“两次平均”的思路。

5、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减去报告期前一期水平;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减去最初水平 

6、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7、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8、决定系数R2越高,越接近于1,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 

9、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1。

10、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

11、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各环比增长速度+1)的连乘积-1。

12、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原理是,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13、增长1%的绝对值=前一期的值*1%

14、通过对时间序列逐期递移求得平均数作为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移动平均法

15、指数平滑法是利用过去时间序列值的加权平均数作为预测值,即使得第t+1期的预测值等于第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16、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 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
  • 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17、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

18、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包括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以及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9、根据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累计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

20、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的说法

  • 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
  • 平均增长速度既不能由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求得,也不能根据一定时期的总增长速度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是通过它与平均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得的(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 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平均增长速度

21、关于时间序列速度分析的说法

  •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 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22、平滑法的目的是“消除”时间序列的不规则成分引起随机波动,包括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展开全文]
刘开艳 · 2022-08-30 · 0

 

 

1、回归分析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

2、进行回归分析时,首先需要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因变量,一般用Y表示;用来预测或解释因变量的变量称为自变量,一般用X表示。

3、差项ε是个随机变量,表示除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它是不能由X和Y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Y的变异性。

4、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为:E(Y)=β0+β1X,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图示是一条直线,β0是回归直线的截距,β1是回归直线的斜率,表示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E(Y)的变动量。

5、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和误差项的方程称为回归模型。

6、在回归分析中,根据样本数据求出的回归方程的估计称为估计的回归方程

7、在回归分析中,根据样本数据求出的回归方程的估计称为最小二乘法,是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的一种方法。

8、决定系数是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

9、在大样本假定的条件下,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和渐进服从正态分布,可以用t检验方法验证自变量X对因变量Y是否有显著影响(回归系数的显著性)。t检验的原理是反证法。

10、关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说法

  •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程度
  • 回归分析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
  •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有明显区别
  •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

11、回归模型属于---二元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

12、一般情况下,使用估计的回归方程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

①结合经济理论和经验分析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否合理

②分析估计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如何

③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13、关于决定系数:

①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大体上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决定系数R2越高,越接近于1,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否则,越接近于0,回归直线拟合效果越差。

②决定系数为1,所有观测点都落在回归直线上,说明回归直线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

③决定系数为0,说明回归直线无法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与自变量无关。

[展开全文]
刘开艳 · 2022-08-29 · 0

1、众数适用分类数据、顺序数据。

     中位数适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均值、标准差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2、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它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所在,解释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和顺序数据。此外,均值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极端值会使得均值向极大值或极小值方向倾斜,使得均值对数据组的代表性减弱。

3、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众数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

4、对于样本数据,常用的方差计算公式为

5、离散系数消除了测度单位和观测值水平不同的影响,因而可以直接用来比较变量的离散程度。

6、离散系数的公式
    离散系数= 标准差/均值

7、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计量单位不同

8、偏度是数据分布的偏斜方向和程度:

(1)如果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
(2)如果偏态系数为正值,说明数据的分布为右偏
(3)如果偏态系数为负值,说明数据的分布为左偏

取值在0和-0.5---轻度

取值在0.5和1之间---中度

取值小于1---严重
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9、标准分数=(原始分数-平均分数)/标准差

10、服从对称的钟形分布的标准分数,68%的标准分数在[-1,+1]范围内;约有95%的标准分数在[-2,+2]范围之内;约有99%的标准分数在[-3,+3]范围之内。

11、按相关的程度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当一个变量的取值变化完全由另一个变量的取值变化所确定时,称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完全相关。当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小变大,而另一个变量的取值相反地由大变小,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

12、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

13、Pearson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即-1≤r≤1。
若0<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
若-1≤r<0,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
若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为完全正线性相关
若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为完全负相关
当r=0时,说明Y和X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并不说明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4、统计量中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均值、方差、标准差。

15、反映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16、对于两个定量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经常采用的描述方法是:散点图和相关系数统计量。

17、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按相关的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相关和不完全相关

按相关方向划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按相关形式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展开全文]
刘开艳 · 2022-08-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