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工作时间 9:00 - 18:00
弘文售后电话 15910622527
回到顶部

2022年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特惠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评价)
价格: 2980.00元

               第十二章:税收基本制度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1、税收是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

2、课税对象:1、流转额2、所得额3、财产额4、其他。

3、税率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4、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5、边际税率、平均税率

5、税收分类(重点)

二、流转税(全是重点)

1、流转税的含义

2、特点

3、包含的税种:增值税、消费税

4、增值税:

5、税率与征收率(非常重要):大概率考在3%和6%里

6、消费税(重要):

三、所得税:

一、所得税的主要特点(重要):

四、财产税

1、财产税主要有: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2、车船税(重要):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9 · 0

               第十章: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1、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2、看财政支出规模(花了多少钱):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总资金除支出的钱)

3、财政支出结构(做了什么事):了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4、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具体怎么花的)

5、按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1、购买性2、转移性(重要)

6、收支分类改革,具体设计目标:体系完善、反馈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现代分类科目改革,按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1、财政支出规模是指政府一年内预算安排的支出总额。

2、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3、财政支出增长的衡量指标:(边际倾向重要)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体制制度因素4、社会因素。

四、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重要)

                    第十一章: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与分类

1、一般性财政收入(重要):1、税收2、国有资产收益3、政府收费4、专项收入5、其他收入

2、特殊收入(重要):1、专用基金收入2、政府债务收入

3、按经济部门分类: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4、按取得收入依据分类(重要)

5、按财政收入价值构成分类(重要):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技术水平3、经济结构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5、价格

2、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

三、政府债务收入

1、含义和特征

第一节和第二节重要: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9 · 0

   第八章: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1、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

     2、生产关系因素:市场经济体制的括展和完善

     3、市场因素: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主导力量:跨国公司

2、国家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因素:资源禀赋、国家大小、最关键是经济制度。

3、国家经济开放程度的衡量指标:1、出口占GDP比重2、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3、资本流出入量4、企业跨国经营情况。

4、必须有利:持续稳定,持续发展,收支平衡,结构合理,抗风险能力,扩大就业。

          第九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重要)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1、概念: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吧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

2、纯公共物品的特征: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

3、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核心。

4、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主要目标为:1、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2、标准体系全面建立3、保障机制巩固健全3、制度规范基本成型。

5、市场的含义: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

6、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

7、市场失灵的表现:1、自然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8、市场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9、资源配置职能:

10、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重要)

11、收入分配职能

12、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四大目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13、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需求水平。

   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4、加大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

14、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任务:

15、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1、优化税制结构2、完善调节功能3、稳定宏观税负4、推进依法治税。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9 · 0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再生产

  1、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再生产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全体人员的生活水平。(不重要,知道就行)

2、特点是:扩大再生产(重点)

3、产业的分类方法

4、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5、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GNP与GDP(不考计算)

2、过敏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重点)

3、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4、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

5、支付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6、初次分配:工资上缴税给国家,就是初次分配

7、·8、经济增长方式分类(重点)

9、党的十八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共进、求实务实(重点)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对象:国民经济总体活动

2、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化。(考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有宏观调控的价格机制。(考点)

4、财政政策是由:1、财政收入2、财政支出3、预算平衡4、国家债务(可能考多选)

5、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6、宏观调控的综合协调要求:1、目标统一2、政治协调3、功能互补4、适时适度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9 · 0

1.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由当事人协商决定.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错误)

2.仲裁财产保全是指仲裁机构在受理当事人仲裁申请后,对案件作出仲裁裁决前,为保证将来仲裁裁决得以实现,而由法院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采取强制措施的制度。                                  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

3.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展开全文]
赵薇 · 2022-10-28 · 0

1.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是权利人丧失胜诉权。

2.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3.引起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有3种:①起诉;②以请求、通知和催告等方式主张权利;③承认或者认诺。

[展开全文]
赵薇 · 2022-10-28 · 0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太重要)3-5分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剥削制度、两级分化的深刻经济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两个基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形成中间大,两头小,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基础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与其他社会的市场经济一样的共同特征

2、特殊特征: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

4、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规范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重中之重)

   2、要素市场:1、资金市场2、劳动力市场3、房地产市场4、技术市场5、信息市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重点)

1、企业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2、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分类

   1、公司制企业2、个人独资企业3、合伙企业4、个体工商户

3、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制为主要的、典型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的新型企业制度。(重点)

4、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重点)

 1、财产所有权:都出钱,最后按比例分(股东)(财产的归属权)

 2、法人财产权:法人支配公司的钱。(只有财产的运营权)

3、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

4、有限责任公司: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行为承担责任。(重点)

第五章最重要的是第四节。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8 · 0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商品基本属性

  1、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重点)

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是身体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创造价值,体现社会关系。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三、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3、劳动生产率

4、结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

   2、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我现在需要这个东西,然后你刚好有这个,偶然的交换。

    3、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如:比特币。

    4、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时间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5、货币价值形式: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价值形式。

二、货币的职能

1、货币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重点)

3、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重点)

5、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足值。

6、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三、货币流通规律(不重要)

1、三个因素:1、带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重点)

3、货币价值上升,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重点)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重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3、商品价格的确定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的。

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不重要)(最多一分)

1、垄断组织一定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

2、卡特尔:卡市场,卡产量,卡价格。

3、辛迪加:加协议,加原料。

4、托拉斯:斯高(高级),斯全(全面)

5、康采恩:实力雄厚。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私人垄断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产生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2、通过国家直接掌握的国有垄断资本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重要)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8 · 0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一、物质资料生产(一定会考)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考到概率低)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重点)

  1、人的劳动2、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生产的能力。

   2、生产关系

   3、社会生产关系类型

   4、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点)

      1、上层建筑:政治,法律,社会意识形态。

二、社会经济规律(2-4分)

  1、经济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一、社会经济制度简介

      1、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3、原始社会制度

       4、奴隶社会制度

       5、封建社会制度

       6、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三次科技革命。

       7、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三、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重点)(一定会考)

   1、自然经济:基本特征:自给自足。

   2、商品经济:以物易物。

       1、基本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人类社会的三次分工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重点)

2、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

题目:生产要素和商品

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定会考)

     1、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等价交换。

     2、市场经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3、联系(重点)

   1、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前提。

    2、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六、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不重要)

1、最优分配,不要浪费。(合理配置)

2、市场配置方式

3、计划配置方式

4、经济制度制约经济体制(经济制度更高)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8 · 0

                     方法汇总

一、团体决策的常用方法

1、头脑风暴法(所有人都可以随时发言)

2、德尔菲技术(小黑屋法,专家不见面)

3、具名团体技术(每个人以独立的方式打分,匿名,轮流,不见面)

4、阶梯技术(一个一个加入进来)

二、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

1、访谈法: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其他方法基本上都会配合访谈法一起使用。

2、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一起使用是目前主流方法。

3、观察法:对某些特定工作活动进行观察

4、工作实践法:直接参加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

5、工作日志法:记录每天发生的工作。

6、文献分析法:根据现有的文献来分析工作信息

7、主题专家会议法:找专家来讨论。

三、现代的工作分析方法(应该考分类,考多选)

四、工作设计方法(考分类)

五、绩效考核的技术(单选,案例分析)

六、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方法(工作分析和业务流程考的多)(其他的记名字)

七、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设计方法(记名称)

八、群体培训与开发的方法(至少1分)

九、个体培训与开发的方法

十、培训与开发中需求分析的方法(绩效分析法可能考)

十一、冲突处理方法(案例分析题)(教育法:关键词:不切实际)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8 · 0

        第十四章: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4-5分)

一、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一、工时制度

1、工作时间:在用人单位中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工作时间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工作日。

2、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内,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可自行支配的时间。

3、标准工时制度: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日

4、不定时工作制:每日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特殊工作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过后,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5、延长工作时间-限制条件:1、企业生产经营需要2、必须与工会协商3、必须与劳动者协商4、每日不超过一小时,在保障劳动者健康的条件下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6、周末工作可以安排补休代替加班费,法定节假日不行。

二、休假制度

 1、法定节假日

    1、全民公民放假

   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

    3、少数民族放假的节日

2、待薪年休假

   1、年休假标准

  2、不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情形

   3、年休假方式

    4、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3、探亲假:探望配偶为30天,探望父母为20天。

4、婚丧假:酌情给予1-3天的。

5、女职工产假:

  

二、工资制度

一、工资构成形式及基本原则

 1、记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补贴5、延长工作时间的工作报酬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二、工资支付

1、工资支付的形式-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卷代替货币支付。按月支付

2、工资支付的项目

三、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重要,三个考点)

   1、上报人民政府批准

   2、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3、用人单位应在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后10日内公示。

三、职工福利(最多1分)

四、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1、哺乳期保护:应每天为其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每多一个婴儿加一个小时。

2、最低就业年龄:16岁

3、违反特殊保护法

五、工作场所劳动保护

1、35摄氏度以上天气需发放高温补贴。

2、40摄氏度及以上天气不得在外工作。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8 · 0

                  第十三章:招用人员(4-6分)

一、用工形式

1、法定用工形式

  1、劳动合同用工2、劳务派遣用工3、非全日制用工

  2、国家没有规范借调职工方面的规定

 

2、特殊人员的使用

  1、超龄人员

  2、在校学生

二、招聘与录用

1、公开劳动者的个人资料信息和使用劳动者的技术、智力成果之时,必须经本人书面同意。

三、劳动合同订立

1、必备条款

2、约定事项

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容易考)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8 · 0

            第十二章:就业与职业培训

一、促进就业(只要是赞美的都可以选)

1、就业方针是:

2、特殊就业群体

   1:高效毕业生2、农村劳动力3、残疾人4、传染病病原携带者5、退役军人

二、就业服务与失业管理

1、公共就业服务是免费的

2、职业中介服务

3、就业援助

  1、就业困难2、零就业家庭

4、失业登记制度(时间爱考)

5、失业登记办理

三、就业培训与职业培训

1、就业培训

2、职业培训

3、就业培训的主要形式

  1、就业前培训2、劳动预备制度3、再就业培训4、创业培训

4、企业职工培训(考过,不重要)

5、企业职工培训三种补充方式:(可能会考多选)

6、个人想提升学历所需费用由个人承担

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分)

1、按照国家标准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结果,给劳动者所需要的证明

2、五种证书:1、初级技能2、中级技能3、高级技能4、技师5、高级技师

3、由政府批准的考核机构考核。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8 · 0

             第十一章: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

1、广义(爱考,要背):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3、劳动关系

、员工隶属于公司

4、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必考)

  1、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爱考)

5、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

6、劳动条件的基准化

7、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

8、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一般考试中有什么法多少条都是对的(不会去修改法律法条)

二、劳动法律关系

一、概念

2、劳动者必须年满16周岁(不是18岁)

3、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必考)

三、劳动法的内容

1、劳动法确立的主要制度

  1、促进就业制度2、劳动合同制度3、集体合同制度4、劳动标准制度5、社会保险制度6、企业规章制度7、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2、我国政府已批准国际劳动公约26个

[展开全文]
郑帮峰 · 2022-10-28 · 0

1.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2.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资产=权益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通常也称为会计基本等式或会计恒等式。

4.下列不是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的是填制单位签章

5.对于各种往来款项,每年至少同对方企业核对一至两次。

6.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7.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包括内容是否真实,项目是否齐全,科目是否正确,金额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正确

8.复式记账法特点:便于查账,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以会计基本等式为依据。记录完整。

9.账簿的基本内容:
(1)封面。主要标明账簿的名称。
(2)扉页。主要标明账簿的使用信息。
(3)账页。是账簿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其内容应当包括:1)账户的名称。2)登记账簿的日期栏。

10.账簿按用途分类: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3种。

[展开全文]
赵薇 · 2022-10-27 · 0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权数原则上应该采用居民消费支出的构成资料,但由于数据的限制,目前仍根据社会商品零售额和服务行业的营业额来确定。

2.股票价格是一个时点值,通常以收盘价作为该股票当天的价格;通常股票价格的高低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率成反比;股价平均数是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在某一时点上的算术平均值;股价平均数只能就样本股票来计算,所选择的样本股票必须具有代表性和敏感性;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

[展开全文]
赵薇 · 2022-10-24 · 0

1.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是: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2.对于平均水平不同或者计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组别的变量值,不能直接比较方差或者标准差。

[展开全文]
赵薇 · 2022-10-24 · 0

1.普查是一种专门调查、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

[展开全文]
赵薇 · 2022-10-23 · 0

1.国际收支的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美元的利率2%<欧元的利率3%,所以美元对欧元升水。

3.远期汇率由即期汇率和国内外利差决定。

[展开全文]
赵薇 · 2022-10-23 · 0

1.支票是一种典型的银行信用工具。

2.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风险再分配。

3.金融市场常常被看作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

[展开全文]
赵薇 · 2022-10-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