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工作时间 9:00 - 18:00
弘文售后电话 15910622527
回到顶部

2022年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VIP直通就业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评价)
价格: 4980.00元

1,经济增长的含义中GDP的计算方式。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更广的概念,

3,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投入的数量多少取决于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以及劳动者投入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4,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一般用在一定时间内每个劳动者所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单位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

5,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主要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中周期又称大循环,短周期又称小循环。

8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一致指标也称为同步指标,指标的峰顶谷底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可以综合地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在我国一般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视为一致指标。

9,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0,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1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1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部分首先就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15,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16,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的外延。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17,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
(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2)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18,

19,经济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0,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

21,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
1、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可分为:(1)长周期(长波循环,康德拉耶夫周期):周期长度平均为50~60年;(2)中周期(大循环,朱格拉周期):周期长度平均约为8年,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3)短周期(小循环,基钦周期):周期长度平均为3~5年。
2、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可分为:(1)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2)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我国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

22,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
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24,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
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2.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2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十九大报告指出,与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相比,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创新引领经济作用的直接体现,是经济发展进入更高水平的现实要求。

26,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劳动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资本的利用效率。

27,经济增长的三因素分解法。三因素分解法是运用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28,经济周期的概念。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30,“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体就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弥补实体经济中的“短板”,着力解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这三方面问题。

3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政府部门应着重从如下四方面来推动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是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二是通过财税、投资、价格等政策来扶持创新产业;三是通过放宽政策和高效监管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四是持续增加教育和科技事业投入。

3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1)深化供给侧结构型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提升创新地位,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3)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我国经济空间布局。
(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6)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不是“虚拟经济”

3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和主要任务。
我国目前产品和服务市场已基本实现充分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配置,所以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农业农村改革、要素市场改革、“放管服”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措施,对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36,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含义和特征。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1)中高速---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2)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3)新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37,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滞后指标是指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谷的确定,包括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38,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一致指标:也叫同步指标,这些指标的顶峰与谷底出现的时间和总体经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可以综合的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包括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39,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技术进步率即为“索洛余值”“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40,

41,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投入数量和资本效率。

 

[展开全文]
严依琳 · 2022-07-16 · 0

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观点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理论。

2,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三类动机。三类动机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是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该理论认为货币需求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决定。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由获得的收入多少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6,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理论。

7,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M1(狭义货币供应量)是在M0的基础上增加了单位活期存款。\

8,货币供给机制。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9,货币均衡与失衡。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应更多地注意总量性失衡。

10,垄断企业推动的“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即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11,通货膨胀的类型。抑制型通货膨胀是指一个国家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为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

12,通货膨胀的治理。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一般会通过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13,基础货币。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故被称为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14,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15,流动性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即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

16,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

17,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的结论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18,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191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所著《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称为费雪方程式

19,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就是流动性偏好理论,即流动性偏好决定货币需求。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反映的是货币量決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20,交易动机是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应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思望。投机动机是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21,费里德曼提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是以现在的收入与过去的收入加权计算的收入。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

23,弗里德曼提出了“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以现在的收入与过去的收入加权计算的收入。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

24,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三个层次:
MO=流动中的现金
M1=流动中的现金+单位活期存款
M2=流动中的现金+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25,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具体看,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1)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
(2)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3)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
(4)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货款公司贷款。

26,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以下因素制约:
①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②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③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转化为财政存款)等的限制。

27,在宏观经济方面,总的要求是达到或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总是以商品价格总额形态出现,表现为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总需求则是以货币形态出现表现为通过货币的多次周转而实现的社会购买力(M)。因此,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关系,要求处理好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8,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都把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29,通货膨胀的原因中直接原因。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形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不仅在于过度的现金发行,更在于过度的信用供给。而且,无论是现金通货还是存款货币,都是通过信贷供给的,因此,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30,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分为
①“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
②“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的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1,紧缩性财政政策:①减少政府支出:②增加税收:③发行公债;紧缩性货币政策: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②提高再贴现率:③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出售有价证券

32,货币需求含义的理解。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经济需求、派生需求、客观需求。

35,币供给机制。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36,通货膨胀的类型。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

37,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①财政原因,即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政策;②信贷原因,即财政赤字的压力,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银行自身决策失误等。这些原因导致了过度的信用供给。

38,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目前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

39,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①财富总额与财富构成;②各种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③其他因素。

41,流通中货币和单位活期存款构成M1,即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因其流动性较强,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的流动性较弱,属于准货币,它与M1一起构成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研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变量

42,货币均衡的特征
(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
(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3)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展开全文]
严依琳 · 2022-07-16 · 0

1,抽样框是供抽样所用的所有抽样单元的名单,是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常用的抽样框有名录框,如企业名录、电话簿、人员名册。

2,总体参数是我们所关心变量的数字特征,它是根据总体中所有单位的数值计算的。也可以说总体参数就是总体指标值,它是未知的常数,是我们通过调查想要了解的,不受样本的抽选结果影响。常用的总体参数有总体总量、总体均值、总体比例、总体方差等。

3,总体——即调查对象的全体。

4,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它由从总体中按一定原则或程序抽出的部分个体所组成。

5,样本统计量是根据样本中各单位的数值计算的,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也称为估计量。

6,由于调查者、受访者、问卷设计导致的误差都属于计量误差。

7,方便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时依据方便原则,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调查成本的目的。比如“拦截式”调查在街边或居民小区拦住行人进行调查。

8,自愿样本,不是经过抽取,而是自愿接受调查的单元所组成的样本:网上调查比较典型。

9,判断抽样、方便抽样、自愿样本和配额抽样属于非概率抽样。

10,抽样调查一般步骤
(1)确定调查问题——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样的调查。
(2)调查方案设计——明确如何实施调查,设计抽样方案和问卷。
(3)实施调查过程——获得样本单元的数据,关键保证原始数据的质量
(4)数据处理分析——检查、核对原始数据:合格数据编码、录入、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总体参数估计
(5)撰写调查报告——最终成果

12,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时出现的误差。

13,不放回简单随相抽样比放回抽样有更低的抽样误差。

14,系统抽样是指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范围内随机抽取一个初始单元,然后按事先规定的规则抽取其他样本单元。

15,分层抽样是指先按照某种规则把总体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在不同的层内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这样所得到的样本称为分层样本。

17,整群抽样是将总体中所有的基本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划分为互不重叠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对抽中的群调查其全部的基本单位,对没有抽中的群则不进行调查。

19,估计量的性质。随着样本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如果稳定于总体参数的真值,这个估计量就有一致性,可称为一致估计量。

21,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有关,总体单位值之间差异越大,则总体方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抽样误差与样本量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抽样误差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也有关系。利用有效辅助信息的估计量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抽样误差。

22,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包括:(1)抽样框误差,即由于抽样框不完善造成的误差。(2)无回答误差,如被调查者不在家,因病无法接受调查,拒绝接受调查等,具体分为两类:①由于随机因素造成的,如调查时被调查者恰巧不在家:②非随机因素的影响,如被调查者不愿告诉实情而拒绝回答。(3)计量误差,如调查员在调查中有意无意地诱导被调查者;调查中的提问错误或记录答案错误:调查人员有意作弊;由于问卷的原因受访者对调查问题的理解上有偏误:受访者记忆不清:受访者提供虚假数字等。

23,抽样调查是指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通过对这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得到信息,以达到对总体情况的了解,或者対总体的有关参数进行估计。抽样调查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调查方式。

26,概率抽样有等概率抽样和不等概率抽样。概率抽样特点:①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②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己知的,或者是可以计算出来的:③当采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

27,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适用条件:
(1)抽样框中没有更多可以利用的辅助信息
(2)调查对象分布的范围不广阔
(3)个体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

28,整群抽样的优点有:(1)实施调查方便,可以节省费用和时间:(2)抽样框编制得以简化。

30,样本量的影响因素:(1)调查的精度,同向。调查的精度是指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时可以接受的误差水平。(2)总体的离散程度,同向。(3)总体的规模,对于小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越大,样本也要随之增大4)无回答情况,若无回答率较高,样本要大一些。(5)经费的制约,样本量是经费和精度的折中。(6)调查的限定时间及实施调查的人力资源。

[展开全文]
严依琳 · 2022-07-15 · 0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3,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中的支出法。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GDP=C+I+G+(X-M)。

4,凯恩斯消费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

5,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概念。凯恩斯消费函数表示为C=α+βY。式中,α是自发消费部分,β和Y的乘积表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6,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中收入法的内容。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7,消费理论中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

8,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概念。一般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

9,投资乘数的概念。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

11,利率效应的概念。由价格总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变化并进而与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利率效应。

12,总供求模型中短期价格总水平的决定。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变,由于总需求的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则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13,支出法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是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终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4,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其中(T-G)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的储蓄,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称为私人储蓄。这样,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储蓄。因此,公式I=S+(T-G),表示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15,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C项错误。
国内生产总值不同于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民总收入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A项错误;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B项错误。

17,总需求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导致价格与总需求反向变化的效应包括三种: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和出口效应。根据本题描述显然选择“出口效应”。
(1)财富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居民收入及财富的实际购买力的反向变动,从而导致总需求变动的现象。
(2)利率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利率变化并进而与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3)出口效应:由价格总水平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需求的变化并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18,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19,

20,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运用支出法核算GDP,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是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终消费率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2,凯恩斯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的。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二是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三是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莫迪利安尼提出生命周期理论。
弗里德曼提出持久收入理论。

24,此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25,查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核算中,常用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6,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营业盈余是指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

27,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28,投资函数。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有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

29,乘数。乘数,又称倍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决定收入的各种因素变化都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例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等。投资乘数=1/边际储蓄倾向。

30,投资函数。投资是购置物质资本(如厂房、设备和存货,以及住房建筑物)的活动,即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如果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31,

33,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与成本。其他因素有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企业预期。政府购买并不是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34,

36,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I=S+(T-G)+(M-X)
三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I=S+(T-G)
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I=S
四个部门是指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三个部门是指居民、企业、政府;两个部门是指居民和企业。

37,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展开全文]
严依琳 · 2022-07-15 · 0

1.时期序列是指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可累加)。国内生产总值属于时期序列。

2.绝对数时间序列可以派生出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是由同类相对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序列。

4,对于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的连续时点数据,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5,对于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和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序列采用的都是“两次平均”的思路。

6,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一报告期前一期水平;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最初水平

7,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10,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12,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1。

13,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
可得环比发展速度=(1+14.85%)/(1+14.4%)=100.39%。

15,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原理是,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16,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9,指数平滑法是利用过去时间序列值的加权平均数作为预测值,即使得第t+1期的预测值等于第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21,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22,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

23,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包括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以及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24,根据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累计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

25,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
平均增长速度既不能由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求得,也不能根据一定时期的总增长速度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是通过它与平均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得的(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27,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出现0或者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8,平滑法的目的是“消除”时间序列的不规则成分引起随机波动,包括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展开全文]
严依琳 · 2022-07-15 · 0

1,信息不对称中逆向选择的概念。逆向选择是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出现劣质的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展开全文]
严依琳 · 2022-07-13 · 0

1,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2,劳动的供给原则是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3劳动供给曲线形状。当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4,完全竞争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1.劳动的效用与边际效用
(1)劳动的效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2)劳动的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效用。
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收入的边际效用
2.闲暇可以带来直接效用也可以带来间接效用
假设闲暇的效用是直接的,则闲暇的边际效用就是增加一单位闲暇时间所增加的效用。
3.劳动的供给原则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
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展开全文]
严依琳 · 2022-07-13 · 0

1.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就是——完全垄断市场,自然垄断,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①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生产者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②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③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完全垄断市场上,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

2.自然垄断的概念: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3

4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包括:①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②产品具有差别性;③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进入障碍。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包括:①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生产者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②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③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

[展开全文]
严依琳 · 2022-07-13 · 0

错题:第17题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考点:

1.需求的种类:

引致需求(派生需求)

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2.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3.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 需求(向右下倾斜):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生产者要素需求曲线

  • 供给(水平线):

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曲线=生产者要素供给曲线

4.生产要素供给的原则:

劳动边际效用=闲暇边际效用

5.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

  • 劳动供给曲线:后弯型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工资增加,劳动增加;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工资增加,劳动减少。

 

 

[展开全文]
纪嘉琦 · 2022-06-27 · 0

标记:3、17、32

错误:32

[展开全文]
纪嘉琦 · 2022-06-08 · 0

2022.6.4 第一章

错题为1、2、27、36;

标注题为:11、27、28

 

[展开全文]
纪嘉琦 · 2022-06-04 · 0

15题:

                       支出            GDP       边际     弹性

2018              10000       40000

2918              11200       44000

增长额            1200         4000        12/40

增长率            12%          10%

19题:

                      12%        5%                      12/5

[展开全文]
邓谊琴 · 2022-04-08 · 0

1、需求的的构成因素包括:消费者有支付能力、消费者有购买欲望。

2、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包括:生产技术、生产成本。

3、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供给供给过剩、黑市交易、生产者变相降价。

4、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给价格弹性一般较小、在较长时期内,供给价格弹性一般比较大、对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价格弹性几乎为零。

5、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供给短缺、生产者变相涨价、黑市交易。

6、关于政府实施最低保护价格的说法:保护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实施保护价格有可能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的顺利实施需要政府建立收购和储备系统。

7、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偏好、预期。

8、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预期。

9、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位移的因素包括: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时间、投入品的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11、需求收入弹性的表述:一般来说,高档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表明收入弹性高;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

12、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带你冰箱的成本下降。

13、政府实施最高限价的说法:导致供给短缺、可能出现生产者变相涨价、黑市高价、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14、能搞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位移的因素包括: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

[展开全文]
杨兰9 · 2022-01-25 · 0

1、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2、甲商品和乙商品的价格相同比例下降,而收入不变,则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3、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能够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是:无差异曲线。

4、用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会假定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或是理论前提通常称为:经纪人假设。

5、在消费者均衡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6、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称为:替代效应。

7、当低档品价格下降,其他情况不变时: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产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该产品需求量。

8、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的相同点是,均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而不同点是,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来分析,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基数效用论下效用可加总,而序数效用论下效用不能加总。

9、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零。

10、在给定的预算线坐标图上,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商品的相对价格,消费者收入。

11、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的前提:偏好不变、价格不变、收入不变。

12、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收入和替代效应。

13、商品的价格变动会产生的效应包括;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4、无差异曲线: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假定可得出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从左上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15、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消费者行为、基数效用论下效果是可以直接衡量、序数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消费者行为、效用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没有客观标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得出的分析结论是相同的。

16、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两个组合能明确说出自己的偏好程度、消费者的偏好有传递性、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

17、消费者均衡及消费者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是以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为前提的、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不管是正常品还是低档品,需求曲线均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更平缓,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对于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也成反方向变动。即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提高其购买量。②对于低档物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即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降低其购买量。

[展开全文]
杨兰9 · 2021-12-3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