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我小的时候,我父母啥也不懂,他们粗暴的教育我,我是受害者,现在我长大了,所有的人又要求我学习怎么教育孩子,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陪伴孩子尊重孩子。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教育孩子就这样好了,我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学?

有这样的疑惑,代表这位父母还没有将重点放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上,过于关注自己的原生家庭,你怎么解释,他也不会一下就觉醒。

对他们的疑惑,前一段我是很赞成的,我们这一代确实经历的家庭教育不科学,很多时候父母忙于生计,他们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为这样效率很高。

但是显然,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适用于现在的孩子现在的环境。

我们那时候,跑出去地里打个滚,在泥沙里跳来跳去,转眼间就把心里的委屈抛之脑后了。可是现在呢,孩子们多生活在城市里,钢筋水泥之间,运动量也少,很难去释放自己的情绪。

每次积累一点负面情绪,时间久了,就像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最后出现心理问题。

所以,我们会发现抑郁啊、厌世啊这样的心理行为问题越来越多。

大环境中的竞争越来越多,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影响,孩子的心理韧性变得很差,敏感、脆弱等问题倒逼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

你可能会说,那谁谁谁,他父母都在外打工没人管也学习很好性格很好啊。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拿小概率事件来逃避大趋势。

为什么我们第一反应不愿意学习?

因为反思很痛苦,成长很费力。

我们会发现,常常是不自觉地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为这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得来的,用起来顺手,不用思考,只要靠下意识就可以实现。

所以我说:糟糕的原生家庭代代相传。

当然,有的人因为太不喜欢自己的原生家庭,他走向另一个极端,选择与自己原生家庭教育方式完全相反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这也是受父母影响而形成的,而且会在某一个瞬间,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父母的样子。

既然糟糕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代代相传,那么优秀的教育方式,同样会代代相传。

我们通过学习思考,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升了自己的认知,优化了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亲身经历,他也会习得我们的教育方式。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阻断了糟糕的家庭教育的代际传播,实现了家庭教育的升级。

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用再去经历我们的纠结、痛苦。

他生于温暖,长于温暖,也会散播温暖、传递温暖。

好的教育行为成为他的习惯,这应该就是我们要学习提升的最大的意义吧。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加上大数据的应用,当了父母之后,我们总是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信息。

这个主播让你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打孩子,打孩子会毁了孩子一生。

那个教育家让你倾听孩子,如果不倾听孩子,亲子关系就会面临破裂风险。

但是我之前已经打了孩子啊,我没有倾听孩子啊,我是否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人家都做的这么好,我的孩子会不会没有人家孩子心理健康。

其实,我们要相信,所有的遇见、所有的行为,都是那个状态下我们能做的最好的。

就像现在你遇到了触动的你心灵的家庭教育的知识,你觉醒了,想要改变自己,那这就是最恰如其分的缘分,是最好的安排。

之前的林林总总,好的坏的,都是为今日的觉醒做的铺垫。

我们还要真诚面对自己。就像有妈妈经常为了吼孩子愧疚,我告诉她这完全没必要,谁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毕竟我们面对的可能是高需求的孩子、调皮不听说的孩子。

我们是慢慢学习慢慢成长,偶尔吼了孩子,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一定会让孩子受伤。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也有自己的底线。如果真的怕伤到孩子,也无需自责,事后给孩子解释一下、道歉一下,然后慢慢减少吼孩子的次数或者吼孩子及时觉醒就好了。

还有的家庭,妈妈觉醒了爸爸还没有意识,或者相反爸爸认识到原来的教育方式不好,可是妈妈还是一如既往。

觉醒的人想要更适合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丢掉一些打骂、吼叫等行为,却纠结于身边人没有改变。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想一下,你尚未习得养育知识没有决心改变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别人一句话而做出改变呢?肯定不会,更可能是抗拒和抵制。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当孩子发生变化、当亲子关系更加融洽的时候,他/她自会发现其中的不同,对我们的建议可能就会从新思考了。

不要盲目学习生搬硬套。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别人的道理再对,那也是基于别人的生活、别人的学识、别人的生存环境总结出来的。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家庭、是不是能用在我们孩子的身上,这都需要我们学会思考。

学会将别人讲的道理有选择、有改进与自己和孩子的实际相结合,进行道理与实际的一个融合。

吃苦守恒定律告诉我们,

一个人一辈子吃的苦可能是恒定的,

要么是主动吃苦,

要么就是被动吃苦。

要么是年轻时候吃学习的苦,

要么就是长大后吃生活的苦。

吃不了奋斗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家庭教育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培养他好的习惯好的认知,那么,等他到了青春期到了成年,我们就很难再去影响他们。

亲子阅读你嫌麻烦,更想孩子看电视自己玩手机,确实我们会很轻松,但是孩子长大后没有对阅读的兴趣,学习吃力地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加倍辅导。

他学着做家务刚开始笨手笨脚,你觉得不如自己做效率高,剥夺了他参与的意识,长大之后,他也很难有主动做家务的意识,就有可能引发家庭矛盾。

你总是让他要懂事要让着弟弟妹妹,他心里的委屈积压,长大后与你不亲近,到时候你想修补可能要付出千百倍的力气。

让我们觉得痛苦和困难的地方,可能恰恰就是我们需要提升努力的地方,让我们试着去提升自己。

眼下的不适和将来的后悔,我们总得选一样。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