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说,自己在读大学之前,一直被父母穷养长大。她没有零花钱,也没有收到过喜欢的玩具。有时班里商量收班费,哪怕只有5元钱,她的眼泪也会不由自主掉下来。在潜意识中,她认为自家非常贫穷,因此不敢给家里添任何负担。

长大后,父母的观念渐渐发生变化,她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但她却始终难以适应,因为觉得自己不配。

网友的经历令人心疼,更值得深思。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更好的人生。他们之所以对孩子百般约束,无非是怕孩子娇生惯养,想让孩子早早知道生活不易、懂得自立自强,以后才能经受住生活的风吹雨打。

在这种期许下,似乎孩子所有的委屈都有意义。于是他们把目光过多地投向远方,却对孩子当下的伤痛浑然不知。

在那些被“穷”束缚的孩子眼中,家庭都是脆弱的。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通过沉默和下意识的拒绝,营造出一种“我很好,我什么都不需要”的错觉。

就像网友所写的那样——“‘没关系,不会啊,真的,我不想要。'成长的道路上,说得最多就是这几句。”“对自己所有喜欢且渴望的东西会下意识回避,被问及矢口否认。无法拥有,不如无念无想。”

在这种压抑下,孩子不愿表达内心真实的诉求,自己将自己禁锢住,最后变得越来越自卑。

TA可能会因此一次次放弃学校的评选活动,错过摆在面前的升职机会,错过真心喜欢的人永远无法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早早把未来过成一地碎鸡毛。

即便以后真的出人头地,心中那些根深蒂固的偏执,也会成为他追求幸福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

正如那一句“不配”。

穷养的重心,本就在“养”而不在“穷”。

一旦孩子被“穷”勒得喘不过气,“养”出的果只会是苦的。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从来不会只让孩子受“穷”。

曾经听过一位教授分享他的育儿经,颇有感触。

教授的小儿子过生日的时候,一直缠着爸爸要一款新出的游戏机。

教授家条件还算宽裕,一台游戏机不是什么大花销。但对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那个价位的礼物未免有些奢侈。无论是考虑费用,还是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买下游戏机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教授却认真地告诉儿子,七岁的男孩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想要什么东西大可以自己去争取。

在爸爸的鼓励下,父子俩达成了协议:孩子通过做家务赚“工资”,要是家务做得好,“工资”也会涨,直到攒够游戏机的钱为止。

起初小家伙干得很起劲,抢着扫地、擦桌子、刷碗。刚坚持不到一个周,小家伙就开始喊疼喊累。虽然有爸爸的硬性督促,但原本一个月攒够钱的计划,也足足拖了将近两个月才完成。

教授没有食言,第一时间买了游戏机。在把礼物放到儿子手里的那一刻,他对儿子说:

“儿子,你觉得累、觉得烦的事情,很多小朋友每天都重复在做。他们没有工资,甚至没有零花钱,一台游戏机可能抵得上他们好几个月的生活费。

你比很多小朋友都幸运,我希望你能一直珍惜,永远都别忘记你得到这台游戏机有多辛苦,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人。”

如今,孩子不仅会主动帮妈妈打下手,还渐渐有了理财意识,每天都在记账的小本子上写得有模有样,说是要为来年的礼物做准备。

教授的话属实惊艳了我。

没有以穷为名的“捆绑”式鞭策,无需长篇说教,这种做法既能让孩子圆了心愿,又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不是让孩子因为受金钱所累而发奋图强,而是让孩子在懂得生活不易的同时,对当下拥有的一切有所反思,更清楚自己想要活成什么样子。

能反思,便能在潜意识中埋下节俭的种子;有追求,自然能慢慢养成坚韧独立的品格。

试想,若是从一开始就拼命打压孩子的欲望,让反思变成麻木的顺从、追求变成习惯性的缄默,那是何等的悲哀。

柏拉图有言:“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父母选对教育的路,孩子才有珍惜当下的觉悟,才有挑起未来的担当。

看过鹿妈的一篇文章,其中有句话这样写道:

“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养出一个‘心穷’的孩子。”

与其逼孩子在身心俱穷的窒息感中苦苦挣扎,不如教会孩子在有限的物质里富足地活。

带着孩子在街头驻足一会儿,看看外卖小哥忙碌的背影、听听地摊小贩沙哑的叫卖声,告诉TA每一个习以为常的周末,其实都是别人奢求的幸福;

陪着孩子一起,努力实现TA小小的愿望,让TA感受每一次主动表达、争取和实现心中所愿的过程有多么美好。

余生很长,我们大可以陪孩子慢慢前行。

也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们便会发现,孩子比我们想象中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