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人?他们一登场就喜欢炫耀自己,不管谈什么都要显示出自己高人一等,喜欢说“这个我早就知道”、“我就从来不会如何如何”,一副充满优越感的样子,不管别人需不需要,都要用过来人的口吻指导别人。

他们看似十分自信甚至自负,但实际上,在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这样的人其实是有着以“优越情结”为终结的自卑感,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对自卑感进行心理补偿。

追求优越感,是人类的共性。轻度的优越感可能让人暂时维持某个时刻的心理平衡、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一旦发展为优越情结,则最终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心理失衡、采取偏颇甚至极端的有伤害性的行动。

人们之所以想要追寻优越感,暗示自己有过人的天赋,比其他人优秀,是因为这样能大程度缓解自卑带来的焦虑不安和无力感。

比如,一个人决定将医生作为自己终身职业,可能是因为年幼的时候见证了亲人的死亡,认为死亡是人类需要面对的最不安全的一面。

所以作为自卑的补偿,他训练自己有关医学的知识,以帮助他人抵抗死亡,来达到更安全的状态,这是正向的发展结果。

但也有些人当医生,只是因为在面对有求于自己的人,或者是在病患和弱者面前,才感到安全和优越,而不是因为想要真正帮助他人。

为了克服内心的自卑感,他们往往会用绝对的权威和强势来武装自己,拒绝跟病患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

了解了优越感的深层意义,你就不会再害怕与优越感爆棚的人相处了,因为看见他们虚张声势背后的脆弱无助和自卑之后,你的心里会升起慈悲和同理,而慈悲,又有助于你消除自己的自卑。

当然,你也可以借此机会自我审视,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优越感。这些优越感,又该如何保持对自己和他人有建设性的意义,改善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部分,超越自卑,活出真实的自己。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