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爱听董卿主持?

因为“董卿式主持”,是会跟着嘉宾一起哭、跟着观众一起笑的生动主持。

董卿在《朗读者》这档节目里可谓是圈粉无数,节目曾经请到96岁的吴孟超做嘉宾。

董卿读信的环节里,信中引用了吴老和护士长的对话:

“力气越来越少了,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你知道我是爱干净的,记住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

读到这里,董卿的表情,先是泪盈于睫,用力抿嘴,努力克制情绪,读完最后一个字,眼泪刷地一下夺眶而出。

在她的主持里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被情景带动,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还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用“共情”来带动观众情绪。

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

在与朋友或者家人的交谈中,感到自己被深深地理解,种种纠结的情绪瞬间被融开,哪怕这感觉只有一瞬,也是美妙至极的。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也会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发起“共情式对话”,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举个例子。

假设有一个网络成瘾的孩子,被家长强制带到了心理咨询室。在谈话的过程中,他表示出了强烈的想要退学的意愿。

“我今天是被揪来的,我和你没什么话好说。”

“为什么呢?”

“我父母想让我上学,可是我不想上,没意思,在学校里,每个人都欺负我。”

这个时候,咨询师就要暂时“违背”孩子父母的初衷,站在孩子的角度,表示出“厌学合理”的态度。

“孩子,如果去学校让你这么没有安全感,没有成就感,那我是可以理解你不想去学校的。现在,你可以和我讲一讲,如果不去上学你准备做什么吗?”

只有先给予理解,和来访者达成一致,才能为接下来的共同直面、共同探索做准备。

这就是所谓的“共情式对话”,跟着对方感觉走,按照自己想法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卡莉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说:

“感情上的理解绝对能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

沉默地听,共情让你准确地理解他人。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位妈妈问:“女儿今年上大学,要用被奖励的钱买LV包,我应该怎么对她说?”

但其中一个高赞答案却说:“如果是我,我什么都不想说,我想听她说。”

看到这个答案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是啊,女儿为什么要买这个LV包?

是喜欢这个牌子,还是看到同学用过?是期待了好久,还是一时心血来潮?

从一个小姑娘变成父母不了解的少女,孩子是什么时候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

这些都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最应该了解的。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想怎么去说,却忘了如何去听,甚至在还没了解足够的信息就开始了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把这种行为称作“倾向性聆听”。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次在节目里问一个小男孩:“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男孩说:“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逗他:“假如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到一半油烧完了,你怎么办?”

小男孩说:“我会告诉我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出去……”

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聪明又自私的小孩。

没想到的是大家笑完,小孩委屈地哭道:“我是跳下去拿燃料,然后马上回到飞机上!”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上帝给了我们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

用共情式倾听,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拥有准确理解他人的能力。

《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了“镜映能力”的概念。

是说每个人都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评价来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观念的,就像我们自己看不见自己,需要一面镜子才行。

同情是一面哈哈镜,它因为混入我们自己的情绪而不真实。

共情则是一副平面镜,用他人的视角准确地推测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会让我们逐渐获得认识自己的能力。

生活中,一个人只有用共情的方式对待别人,才能从别人眼中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用心感受,共情让我们体会最深的爱。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

就连鲁迅先生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但是,孤独真的完全不可消除吗?

斯坦福大学精神科医生戴维·施皮格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86名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同时接受常规的癌症治疗。

其中一组每周会进行一次90分钟的团体见面,大家一起讨论对疾病的感受,分享生活的点滴,彼此支持,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而另一组则没有这个环节。

5年之后,施皮格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发现,在20个月之前,两条曲线基本重合,20个月之后就出现了明显变化。

4年后,对照组的所有病人都去世了,而保持团体见面组的病人有三分之一还活着。

毫无疑问,那看起来没有什么实质作用的团体见面在延长患者生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共情的力量有多大,它甚至可以帮人抵抗死亡。

因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被理解。

作为理解的最高形式,共情让我们最大限度地感知别人的感受,体验别人的世界,即使是一瞬间的触动也会将人与人紧紧相连。

廖一梅说:“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在共情中感受真正的了解,它会让人不再孤独,让爱更有深度。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共情的力量。

因为共情是一束光,能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