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是不是个垃圾桶?接收了很多负面能量,会不会变得很黑暗?

这个问题,经常听到。

 

嗯,说咨询师是个垃圾桶,似乎也可以。可能是个情绪的垃圾桶,不过这个垃圾桶有个特殊的功能,不仅仅是个容器(接受信息),而且是个能够转化垃圾为资源的容器。

 

我们都有烦恼的时候,我们负面的消极的情绪本身也有积极的一面,简单的说是垃圾,也是不恰当的。

所以,我们需要对自己所认为的垃圾情绪重新认识,这个“垃圾”不是真的“垃圾”。就如感冒提醒我们要休息,注意身体健康一样,心理上的不舒服也提醒我们需要看看自己内在的需求是什么。

 

01什么是垃圾桶什么是净化器,什么是心理垃圾?

 

垃圾桶:是被动接受的、容量有限的,使劲往下压或者往外倒才能腾出空间的。垃圾桶没有自我消化能力,只是垃圾的收纳箱或者中转站,不及时倒出来就会被腐烂的垃圾侵蚀。

 

净化器:是主动接受的、容量更大的,消化了就不用往外倒太多的,倒出来的也主要是干净的、有用有序的或者无毒无害的东西。这类似于精神分析理论家Bion所说的“α”功能和元素。

 

人们日常口中所说的“心理垃圾”通常是指“病人”那些杂乱无序的,以生理、行动和言语等形式倒在咨询关系里的,负面的、悲观的、惨痛的、攻击的、消耗的或者有毒的心理信息。这类似于精神分析理论家Bion所说的“β”元素。

 

02心理咨询师不是“垃圾桶”而是“净化器”

 

①有成为“垃圾桶”的心理咨询师

 

当来访者有太多“心理垃圾”,或者心理咨询师很小白,不具备基本的“净化器”功能时,他们就只能被动地接收来访者的“心理垃圾”,而成为“垃圾桶”。不能被消化处理的“心理垃圾”,要么成为腐蚀心理咨询师的毒物,要么被心理咨询师继续往外倾倒,可能是有意无意地倒给来访者、同事,也可能是倒给家人、朋友。

 

②不应该是“垃圾桶”而应该是“净化器”

 

如果说来访者内心有一汪浑浊的苦水,每一次咨询就倒一瓢给心理咨询师(“倒”的方式可以是言语、表情和行动等),那么心理咨询师要重复地完成以下几个动作才能完成治愈。

 

首先,心理咨询师要接住“苦水”。

 

心理咨询师接不住“苦水”也成为不了“垃圾桶”。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是关注的、接纳的、敞开的。这样来访者才能倒进来,也才愿意倒进来。否则,一方不能倒,不愿意倒,另一方面不愿接或没接住,就不存在“心理垃圾”和“垃圾桶”的关系。在心理咨询中,“接住”就是帮助来访者成功地实现“宣泄”。这本身就具有治愈性。

 

然后,心理咨询师要启动净化功能,把来访者的“苦水”净化。这类似于“保持”、“容器”的概念,把来访者的“心理垃圾”转化成干净有用的、有序的或者无毒无害的东西。

 

最后,心理咨询师将净化后的、干净有用的水倒回去,稀释来访者内心浑浊的苦水。这类似于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有效回应。

 

一次次心理咨询,就像一瓢瓢地反复净化和稀释,来访者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清澈。这就是心理咨询的过程。

 

③有内在消化系统,也有外在消化系统。

 

当然,再厉害的净化器也不是无限容纳的,需要限制接受量和找到可以分担的净化器。心理咨询师也一样。

 

面对净化不了的或者净化得很辛苦的“心理垃圾”,心理咨询师要善用以下方式来建立强大的“内外消化系统”,成为心理助人行业的“中转站”,而不是成为永远的“垃圾桶”。

 

比如,对生活的享受,事后的自我觉察反思,找自己的分析师或治疗师,找(案例)督导师,不断地学习成长,增强自己的消化能力。

 

03所以心理咨询师≠“垃圾桶”难过时我们都一样

 

所以,就咨询的过程而言,本身不存在接收垃圾的问题。每一个来访者,都讲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我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即使有时候我也没有帮到),在别人看起来可能是垃圾,在我这里,是一种人间的真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倦怠、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都一样。正因为有这些煎熬的时刻,才让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