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本账户,每天都在记录着各种支出、收入。在经过一番总结之后,有的人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做了五年的工作要不要换?读了三年的专业发现不喜欢,还要不要改?交往了快两年的对象感觉不合适要不要分手?而当我们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甚至为它纠结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在利用“以往的投入”帮我们决策。

“沉没成本”现象,就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一个因素,当前决策重点要考虑的应该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应该被以往发生的费用左右。“沉没成本”现象是一种非常有趣且顽固的非理性心理,比如,你买了一张50元的电影票,看了开头觉得片子很烂,但你宁可浪费时间也要坚持看完,因为已经花了50元,这50元的“沉没成本”不能就这么浪费掉。这就是典型的被“沉没成本”左右的决策。

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未来的决策不应该受到以往无法改变的事情干预,不管是时间的投入、感情的投入、资金的投入,还是股票交易。如果意识到选择错误,就要及时止损,因为沉没成本不能被改变,难以割舍已经失去的,只会失去更多。我们要接受自己当初错误的决定,放弃那些不值得的坚持,勇敢地重新选择。

对于为什么会发生“沉没成本”效应,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主流解释:

一是根据心理学家卡尼曼的“前景理论”,人们在心中对于损失和收益是存在一个参照点的,他们会根据这个参照点去评估自己的损失和收益,如果最终选择的结果在参照点以上,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盈利的结果,反之则是发生了亏损。因此,在产生了沉没成本后,如果停止投资,则意味着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为发生亏损,而如果继续投资,则意味着还有收回成本的可能。所以当发生了沉没成本时,人们愿意冒险去继续投资,从而也就产生了“沉没成本效应”。

二是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人们对某项选择进行了金钱、时间、努力上的投资后,会对该项投资存在一种心理预期上的收益,而沉没成本的发生则和这种收益性预期背道而驰。因此,人们为了维持先前投资将会获取收益的心理预期,往往就会选择坚持对该项投资进行投入。此外,人们也希望对外展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者形象。

三是根据“心理账户理论”,人们通常会建立一个心理账户来追踪某项交易,并且先前的损失会使得他们追求收益的动机变得更强,从而平衡其心理账户对于此次交易的预期。比如在球赛当天下了大暴雨,比起免费得到门票的人,花了500元购买门票的人更愿意冒着大暴雨去看球赛,于是就产生了“沉没成本”效应。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