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让我觉得很奇怪,我经常会收到知乎向我推送以下这类问题:

40岁失业了,应该怎么活下去?

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庸该怎么办?

感觉一事无成,我可不可以只是活着?

我反思了一下,好像我并没有刻意关注此类话题,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向我贩卖焦虑呢?

直到最近,我和朋友A逛街时,我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地与她谈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觉得需要多少钱才会有个舒服的晚年?”

“你怎么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在那一刹那,我发现自己是焦虑的,也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关注和焦虑相关的主题,难怪会被推送这样的问题呢。

A过去也是一个焦虑的人,所以我认为会和她有共同话题。但是如今,她显然很少被这样的问题困扰,所以也颇有高度的回答了我的问题。

我笑着说:“你现在变化很大啊,是什么让你增长了那么多智慧?”

她似乎答非所问地说:“你刚刚在超市拿起一把伞的状态,让我感觉你有些浮躁。”

我回忆了一下刚刚那个动作,我随手拿起一把伞,又随手将它放了回去。我眼里并没有真正看见这把伞,心中好像盛满了思维性的东西,被情绪和杂念占据了,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被“小我”的认同所困绑了,眼里看不见外在的东西,所以也没办法安驻在当下。

她继续说:“如果我老公拿起这把伞,他会饶有兴趣地观察一下,用手摸摸它的质地。这就是他与外在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

我突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一个内在清澈干净的老公,可以真正看到外在世界的样子,也对外在的一切充满好奇。这说明,他的心是安静的,外物都是美好可喜的。

这样的心,想必是不惑于世俗标准的。

这样的心,一定是空灵自由的,很少被评判和焦虑占据过。

和这样的老公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的焦虑也会被慢慢清理掉吧。

滴水观沧海,想必她老公是内在稳定、极有安全感的人。

这样的老公是怎么养成的呢?

A前两年工作一直不顺利,内心也充满了不安。

她是被母亲推着前进的人,从小被灌输“女人要自强”的观念,这也造就了她好强的性格。

由于业绩欠佳,她一直非常努力地挖掘客户,同时也用力地维系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她似乎把自己拉到绷断了。

为了留住客户,她经常答应自己很难做到的事情,并让自己尽全力去满足对方的要求。但是,还是很多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所以,她做得很累,成果也有限。

但是,她老公B的状态与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他有非常清晰的边界感。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会在一开始就对客户交待清楚,不会刻意逢迎谁,也不会对自己和他人过度要求,更不会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内心不安。

不像很多人,他们不敢拒绝别人,为维系关系而讨好别人,或者压缩、勉强自己去满足他人。

其次,他有十分稳定的安全感。

最近这两年,疫情此起彼伏,很多公司业绩堪忧。这样的情况引发了很多人的不安。很多人对未来无比担心,觉得身陷困境,看不到前途和未来。而有养家重担和房贷车贷的人,更感受到其中压力,愁眉紧锁。

而朋友从他的身上感受不到戾气和焦躁:

他似乎天然有种“天塌下来有地接着”的笃定感。

他也希望换个工作,但也没有对当下有强烈的不满。似乎这样的状态也不错,没啥可担忧的。

有他在,朋友就像心里有个锚一样,稳稳地锚定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她刚和他结婚的时候,十分不满他“不求上进”的样子,觉得大人男怎么可以没有冲劲。

但过了几年之后,她在这段婚姻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滋养,开始认同和喜欢起他的样子来。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只是对自己的不满和不接纳,而并非真的有更高的追求和理想。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

他们心中总有着更高的目标,却停留在当前,为现实和目标之间的差距自责苦恼。

他们有很多情绪内耗,却很少在真正努力。

他们自我驱使,被贩卖焦虑,打卡度日,却少有实际的进步,只是为了让自己感受好一点而已。

而真正内在强大的人,是自适安宁、自我接纳的。外在的改变和动荡,没有什么好怕的,不会真正威胁到自己。这样的笃定,来源于“我自己是足够好的”这样的信念。

时间久了,A的面目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她不慌不忙,眼神坚定而有光芒,为人处世愈加柔软。看来,她被她老公这位最佳的心理医生深深疗愈了。

B的状态,与他母亲(即朋友A的婆婆)的养育功能十分相关。

说到这位母亲,我也有幸认识,非常慈爱温柔的一个人。讲话总是轻声细语的,很多道理说得又通俗又有深意,让人如沐春风。

而我对她最深刻的印象,来源于A讲的一件事。

有一次,她和B绊了几句嘴,有些小不愉快,但很快就过去了。于是,晚上与婆婆视频的时候,她还是不自觉地表现出连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强颜相笑。

这一丝丝小小的情绪波澜,敏锐地被她婆婆抓住了。第二天,婆婆对B说:“不开心?你们吵架了吗?”朋友十分惊讶,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婆婆的话让她感动了许久,她说:“我当然可以看出来,我是你的妈妈呀。”

这句话,一直让她感动到现在。她说,她婆婆是个天使。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这位婆婆的敏锐和洞察力。而这样深刻的看见,必然在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婴儿成长过程中,被充分看见、镜映和回应,是一个人一生的心理氧气,也是一个人成年后拥有高自尊水平、心理健康、获得优质亲密关系的基础。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家后,也可以成为强安全型的、疗愈型的伴侣。

很多人会问:

我很焦虑,该怎么改变?

我总是烦躁、缺安全感,是不是只能找心理医生?

对于这样的问题,往往有两个解决方式。

第一,去找心理咨询师做长程咨询,建立新的客体关系,从中获得疗愈。

第二,去找一个强安全型的老公,从中内化稳定感。

而那些有幸在我们生命中成为疗愈者的人,是珍贵的生命礼物。努力找到这样的人,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并努力养育这样的孩子,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