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中记载:“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子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在孔子初次拜访周公旦的庙时,他不论是做什么事或对人及物该如何称呼,都会逐一向人请教,但在他人眼里看来却觉得奇怪并在背后议论:“听说孔子这个人懂礼,但他这样问算是知礼吗?”

孔子听到后表示,当然是为了“礼”。

会去请教他人,是因心存敬畏,也意味着对人的尊重及态度的谦逊。对事物存有好奇心,才能早期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即可减少犯错的机会,行为举止才能合乎礼仪。

孔子的行为之所以遭到他人误解,是由于大部分人认为,好奇是由于缺乏知识或理解的不足所导致。但事实上,好奇心却与我们的学习欲息息相关。

所以你会发现,对问题会窮追不舍的,总是那些学霸,而知道越多又会让人越想知道。那么究竟“好奇心”正确来说究竟是什么?除了学习外,它又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影响?或许读完后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的重要性。

01好奇心是探索知识的通路

相信看过连续剧的人都曾有这样的经验,在每集接近尾声前,剧情都会在此处巧妙地设下伏笔,偏要给你留下个悬念,让我们对情节感到期待并想要继续看下去的冲动,这种不痛快的感觉,就是求知欲的开端,是好奇心所引发的反应。

认知心理学家罗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认为,好奇心是对“信息缺口”(information gap)所做出的一种反应。

当那些我们“已知道的事”和“想知道的事”有一小段距离时,好奇心就由此产生。

例如想做个蛋糕,已按照食谱上的准备材料及步骤执行,但做出来的味道或外型仍与店里卖的有差距,吃起来略乾和不够松软,于是我不断思考究竟要如何改善。是否可从烤温还是判断蛋白打泡程度着手?

一但我们掌握了某事物的一些信息,就会意识到还有未知部分的存在而想要去填补这个信息缺口,所以这解释了为什么不是无知让我们拥有好奇心,而是原本就已具备的认知但出现了信息缺口的缘故。

即然好奇心与学习新知有关,但这时可能有人会出现疑问,当家族及朋友聚会时,那些总让我们避之不及的好奇心又是怎么回事?

在伊恩·莱斯利的《好奇心》这本书中,认为“无止尽的喜新厌旧即为‘消遣性好奇’的表现”。

例如关注娱乐圈的影视消息、私底下闲聊的琐事、看网络推文或没事刷个抖音等等,我们可从中发现新奇有趣的事物,拓宽视野并与人有社交上共通话题。

满足这类的好奇心固然能为我们带来快乐,且当培养任何兴趣的一开始也需要有消遣性好奇来搏得我们的欢喜,具有它的益处。但若是每件事都只停留于表面上的了解而不能深入探究时,就无法从中获得感悟及想法。且不停转换目标不仅耗费我们大量时间及精力,更不会为生活带来更多的价值及意义。

所以我们需要将一开始的“消遣性好奇”转化为“认识性好奇”,才能够提升思维能力。当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懂得如何思考及如何准确提问。

02好奇心是同理心的基础

如果说,同理心是在某一个当下,能设身处地的与对方同在,那么好奇心就像是那座桥梁,让我们能够通往他人所在的地方。若没有好奇心,就失去了应具备共情的常识。

在《常识工作法》中,作者描述了一则他的亲身经历。

某次他从欧洲直飞到洛杉矶,经过了10~12个小时的飞行,经过最终抵达酒店时,整个人都已经呈现快散架的状态,只想倒头大睡的他仍得保持着礼貌,跟前台接待人员进行交谈。

终于拿到了房卡,出现了一名接待员带他去房间,然后是更多的闲聊。

他的独白持续了整整15分钟,从解释如何开关房门、门禁卡的动力学原理,以及插入卡槽后应停留的时间、冰箱的物品、演示如何使用电视遥控器到讲解酒店获过奖的枕头等等…。本想给了一大笔小费后接待员就会识相离开,但他发现这样的慷慨却引发了更多的对话火花…

所谓的敬业,评价的方式也许不是能否应用自己的专业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也并非关注他人是否能从我们的帮助中受益,就能不负信任,并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事。

从作者的遭遇中看出,当经过了十几个小时飞行后的劳累,他的需求并没有被看见。或许接待员在工作时,若对顾客的感受能多点好奇心,可能会比死磕硬背工作手冊中密密麻麻条文字还来的有效,因为需要理解只有“顾客的体验至上”。

即使不从事服务业,在关键时刻中的谈话也是如此。

若当初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伯利恒德黑难民营中演讲时,并不对那位巴勒斯坦的穆斯林听众当场反击的话感到好奇,接著倾听并同理其感受,或许就没有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出版,而陷入了当时的危机中。

所以好奇心不但让我们能够同理他人,且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他人需求,进而做到精准沟通和发挥常识工作。

03好奇心让你拥有反脆弱力

所谓的“脆弱”是在不确定当中受伤,而脆弱的反面并不是坚毅,因为坚硬反而易碎,我们需要拥有的是弹性,当面临挫折时不会一蹶不振,反而能弹得更高,能在不确定当中获益,这就叫做“反脆弱”,而这种能力就叫作“反脆弱力”。

而好奇心正好就是因为存在“恰当的不确定性”,才能诱发人们探索问题,进而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那么时候会让人变得脆弱呢?在我个人认为是当被“拒绝”的时候。

当人满怀期待,内心充满自信时,一个始料未及的拒绝,往往让人不由自主的与失败划上等号,令人产生沉重的挫败感。

蒋甲曾在他的“我被拒绝的100天,人生不要害怕被拒绝”演讲中表示,当他6岁时因在幼儿园礼物交换活动中,当场体验到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拒绝的痛苦,那时埋下的羞耻感后来长成巨大的阴影垄罩着他,因害怕再度被拒绝,所以他主动放弃了许多重要机会。

直到他后来在网站上,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名为“被拒治疗法”的方式。就是在30天的期间,出门去找拒绝,当日复一日地体验拒绝后,就会对它麻木。

“好吧!有何不可呢?还会有比现在更糟糕的吗?”

于他做了一场名为“百次拒绝大挑战”的马拉松实验,在100天内强迫自己每天向陌生人提一个无理到“百分之百会被拒绝”的要求。

第一天,他向公司楼下一名保安索要100美元。

第二天,他到肯德基吃完餐点后又询问服务员汉堡能否“续杯”?

第三天,他走进一家甜甜圈店,想定制一个奥林匹克甜甜圈。

第四天,他拿了一株花去敲了陌生人的家门:“我可以在你家后院种下这一株花吗?…

他甚至还曾要求宠物美容店帮他理头发…。

虽然在马拉松实验之前,蒋甲以为绝大多数情况都会被拒绝,没想到成功的概率却越来越大。“求拒绝”是他变得越来越乐观、积极、承受力越来越强的动力与法宝,让他从害怕脆弱进階成反脆弱,逆转的人生经验全靠自己的努力获得。

成功法则总是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成功之前,没有人能知道自己必定能成功。但若不去实践,就只能在留在原处徘徊;若只对确定的事存在好奇心,就永远不会得知成功的答案,这是蒋甲所给我们的启示。

04需要去为之努力的好奇心

在前面我们曾经提到,消遣性好奇要能转化为认识性好奇,才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及学习。除了平时就要学习新知以储备知识外,再来就是要学会多问问题。

当思想工匠在遇到问题时,脑中始终都是在思考“如何做才能更好?”其方法就是多问“为什么?”

“丰田五问模式”就是知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法。即针对一个问题采用连续追问五次的方式找到本质原因。

例如:

1、为什么想要认识好奇心?

2、因为想知道对自己有何益处。那么拥好奇心有什么好处?

3、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感兴趣。那么感兴趣又有什么用?

4、对事物有兴趣可以让我们变得愉快。那么这些愉快是从何而来?

5、是由于对学习有兴趣、因同理他人而获得良好人际关系、面对生活的挫折具有反脆弱的能力。而拥有这些能让我们满意生活,充满幸福感。

若找到问题本源后,接下就要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要增加对解决问题时的好奇心,那么问题的选择就不能太简单,最好选择能在自己的能力舒适圈边界再难一点的问题,对问题的摩擦阻力有助于我们对好奇心的依赖。

若前面说的这些方法仍不能让你感到好奇,或许可以再试试《好奇心》书中所给出的方法。

当你觉得某个东西很无聊时,可能它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无聊,事实上是我们并没有去关注它才以致于变得无趣。

这种发现趣味的方法,又称作“注意力的转化力量”。

可以找个东西试试,如果你关注一个东西2分钟后仍然觉得无聊,那么就继续试试看4分钟。若还是无聊,那就接下去看8分钟、16分钟、32分钟,直到发现它原来一点都不无聊。

所以现在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为何达尔文会以观察蚯蚓这种隐藏在土里的生物为乐,持续研究40多年,还替他们写了《腐植土产生与蚯蚓的作用》一书,并记录了蚯蚓智慧的发现。

乐趣是无条件的投入。不论任何年龄,对这个世界永远是一知半解。一旦我们去选择愿意去了解周遭的人、事及物,并对他们产生好奇心,其实我们就选择了让自己永远不会感到厌倦。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