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3》播出,王心凌、许茹芸、Twins等纷纷开启回忆杀。

与此同时,知性、暖心的阿雅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连暴脾气的宁静在之前采访,对她的评价也是“从头到尾都很nice,即使问特别犀利的问题,也不会让人不舒服”。

被大家冠以“高情商”的她,曾经遭遇长相攻击、被拿来和最好的朋友比较,一度暂别演艺圈。

但似乎在镜头前她总是笑意盈盈,时刻在意他人。这次节目中,阿雅坦言自己是“讨好型人格“,总会照顾身边人的情绪。

那么,讨好型人格代表了什么?“讨好”就是高情商吗?

当我们讨好他人时,我们想要表达什么?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表现?

讨好型人格,一种近几年被很多人对号入座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people-pleasing behaviors)。它让我们感受不到关系的真实,陷入内耗,没有精力去做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看看下面的描述你中了几条:

◍很难拒绝别人,说「不」会让你感到内疚。

◍花过多的时间思考别人对你的评价。

◍经常做别人想让你做但你并不真的想做的事情。

◍经常需要跟低自尊的感觉作斗争。

◍你希望人们喜欢你,并觉得满足他们的需求会赢得他们的认可。

◍你总是在对别人说对不起,即使不是你的错。

◍你很少有空闲时间,因为你总是在为别人做事情。

◍你经常假装赞同别人的意见,即使你的感觉和别人不一样。

虽然善良和乐于助人通常是一件好事,但为了取悦他人而过分取悦会让你感到情绪耗竭、压力和焦虑。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

从认知行为流派的角度,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往往都来源于内心的某种假设。讨好这种行为背后,同样也藏着一些我们不易觉察的假设:

如果我拒绝了别人的要求,别人就不会喜欢我。

如果被批评/拒绝,就说明我这个人很糟糕。

只有努力满足对方的需要,我才能得到对方的爱。

如果我的想法跟大家不一样,就会遭到排斥。

归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类:

低自尊

因为讨好型人格不太重视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所以他们会做出取悦他人的行为。由于缺乏自信,他们需要通过满足他人的需求来获得外部的认可。

不安全感

在一些情况下,讨好型人格会担心如果不能让身边人开心,其他人会不喜欢自己。另外,通过这种行为,讨好型人格会觉得自己是有用和有价值的。

过去的经历

讨好型人格可能与过往的痛苦、困难或创伤性经历有关。比如,经历过虐待的人可能会试图取悦他人并尽可能讨人喜欢,以避免引发他人的虐待行为。

其实,看到这些假设本身,就是改变的开始:我们可以认真观察支配我们行为的信念,并有了反思它的机会。

更进一步的做法是:在一些小事上试试这些「如果」,再看看,真实的结果真的跟自己的假设一样吗?

如果你也想改变自己的讨好行为,不妨认真审视讨好背后的假设,然后在一些小事上做做「行为实验」,看看结果跟原先的假设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比亲身的体验更能打破我们过往「讨好」的假设了。

我们如何走出“讨好”?

如果你也在经历讨好行为带来的困扰,试试看下面几个方法。

1、练习拒绝,从不要立刻说「是」开始

如果直接拒绝对你来说真的很难,那不妨从不要那么快地说「是」开始。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MC)的研究人员发现:只需要推迟50-100毫秒的时间做出决策,大脑就会屏蔽干扰,提高决策准确性。

当有人向你提出要求时,不需要马上拒绝,只需要告诉他们,你需要一些时间考虑:

我现在有些忙,可以晚点回复你吗?

我需要看下这周的日程,等我回家告诉你。

我需要跟另一半确认下,我不太确定我们周末有没有安排。

在做出决定之前,问问自己:

这是我真的想做的事吗?

我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吗?

如果我答应了,会给我带来很大压力吗?

慢慢就会走出「习惯性答应别人」的惯性,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决定了。

2、跟让你「无需讨好」的人在一起

美国治疗师凯莎·布鲁登(Keischa Pruden)指出,当你开始划分边界、拒绝对方不合理的需求,你可能会发现一些人对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比如因为你的改变感到失控、被威胁,继而感到愤怒,甚至指责你、离开你。

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要知道,一段需要你不断「讨好」才能维系的关系,本身就不是你应该追求的关系。

去跟这些人在一起:在他们面前,你感到轻松自在,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用讨好也能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真正爱你的人,是会很高兴看到更真实的你的。

是时候给自己换个支持系统了。

3、找到比「讨好」更重要的事

挑一个放松的、没有人打扰的时间空间,认真地问问自己:

◍做什么事能真的让我觉得有成就感、很开心?而不是因为别人的评价?

◍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希望3年后的我在哪里,在做什么事,周围有谁?

◍为了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这才是你应该花更多精力去做的事情。

建立边界是很难的,而知道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可以帮助你建立起「自己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的边界。

提醒自己,你自己的目标很重要,你不应该觉得有义务把你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不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事情上。

4、接纳你的讨好行为

为什么「不讨好」这么难?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放不下讨好曾经带给我们的种种好处:比如接纳和认可带来的安全感。

在很长的时间里,讨好这种行为模式是有用的:它帮我们抵御了不被接纳的恐惧,不被爱的恐惧,让我们感到安全。

只有看到讨好背后的恐惧,我们才能从当前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些恐惧。恐惧就不会再死死地攥住我们,改变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对话(self-talk):我们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你可以想象你脑子里有个小人儿,它可以是个批评家,觉得你什么都不够好;也可以是个温柔的朋友,总是能看到你的闪光点,觉得有缺点的你也是可爱的。

所以,就从现在开始,当批评家小人出现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如果我的好朋友看到我这样,他会跟我说什么呢?

阿雅在最后节目中也提到:“我觉得讨好型人格,也要懂得讨好自己。如果自己都不开心,硬要别人开心,那都是负担。”

学会对自己好了之后,你也就知道了要怎么把爱给别人。那种爱不需要你总是委屈地掏空自己,就像一个杯子里的水满了溢出来那么自然。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