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咨询
工作时间 9:00 - 18:00
弘文售后电话 15910622527
回到顶部

2020年消防工程师vip协议全程班8980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6评价)
价格: 8980.00元

应急照明:

A型灯具:不大于36V低压的消防应急灯具(有专属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固定回路)

B型灯具:220V的消防应急灯具

集中控制分为自带电源(里面有电源,有一个配电箱)和非自带电源(火灾时打电),专门有一个控制器

非集中控制分为自带电源和 非自带电源,非集中无控制器

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选择集中控制型系统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未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宜选择集中控制型系统

其他场所可选择非集中控制型系统(集中电源和分配点装置)

 

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设备,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启动(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

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器应有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应急照明设配电箱实现

顺序启动全楼的应急照明设备5秒

 

灯具

8米以下使用A型灯具,地面上设置标志灯地面集中电源A型

没有消防控制室的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可用B型灯具

高危险场所的灯具应急响应不应大于0.25秒

其他场所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秒

蓄电池的持续时间:

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5小时

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置,总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小于1小时

其他建筑不小于0.5小时

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明高度

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lx

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不应低于3lx,前室,合用前室10lx

老年照料设置,病房或者手术部的避难间,前室,合用前室,楼梯间,避难走道不低于10lx,

对于楼梯间,前室或者合用前室,不低于5lx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作业面不低于1lx

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住宅,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1.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门的正上方

2.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离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墙面或者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米,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米,走道转角处1米

视觉连续灯光的方向指示标志

8000平的展览建筑,5000平的地上商店,500平的地下半地下上商店,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的候车,候船厅

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没有压力表,有安全阀

ABC:磷酸铵盐,bc:碳酸氢钠这两种不相容,干粉类的灭火器,化学抑制

灭火器摆放应稳固,其铭牌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米,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米,灭火箱不得上锁

 

M=灭火器 T=二氧化碳 TT=推车式二氧化碳

F=干粉  ABC=磷酸铵盐。Z=内注压式

MF/ABC5=3A

A类火灾保护距离,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严重危险级15,中危险级20米,轻危险级25米,手推式翻倍

A类火灾严重危险级最小配置3A(A=50平),中危险级2A(A=75),轻危险1A(A=100),一个计算单元的灭火器数量不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灭火器数量最多不多语5个,一个楼层或一个防火分区,危险级相同算作一个计算单元,不可跨防火分区

歌舞娛樂放映遊戲场所,寺庙以及地下场所等需要的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应增配30%,设有自喷减配30%,设有室内消火栓和灭火系统减配50%,仅设有消火栓减配10%

严重危险级:

公共娱乐场所大于200平

图书馆,展览感超过2000平

老幼医,旅馆公共部位 超过50平
学生住宿超过100平交通枢纽超过500平,

超高层 一类高,摄影棚,机场候机厅,安检厅

中危险级:机场检票厅,行李厅,二类高,商场

水基型灭火器。6年报废,4年检修

干粉灭火器。 5年开始检修,修个2次基本要报废

二氧化碳灭火器,5年开始检修,修个3次报废

每次送修灭火器数量不得超过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总数量的25%,应选择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替代,替代级别不应低于原配置

存在机械损伤,明显锈蚀,灭火剂泄露,被开启使用过火符合其他维修条件的灭火器应检修

 

灭火器严重危险性:灭火器计算错误,质量不过关,灭火器种类不同,灭火器保护距离不同

 

 

 

 

 

 

 

[展开全文]
王利娟 · 2020-07-27 · 0

排烟系统的逻辑:先开启(状态:常闭)排烟阀,开启一分钟后,反馈信号反馈给主机,主机开启风机,若排烟阀的温度超过280度,则支管上上的排烟防火阀会关闭,若主机上排管防火阀关闭,则主机会连锁停止(排烟防火阀常开状态)

需要设置排烟系统的厂房:(考点)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面积大于300平且人员逗留的地上房间

大于5000平的丁类生产车间

大于1000平的丙类仓库

高度大于32米高层厂房内大于20米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大于40米的疏散走道

民用建筑

设置在一二三层的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平的歌舞娱乐的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楼以上或者地下,半地下的场所(设置自喷)

面积大于100平经常有人逗留的房间

面积大于300平且有较多可燃物的房间

建筑内长度大于20米的疏散走道

地下大于200平的房间或者大于50平无窗房间,

地上无窗房间总面积超过200平要做排烟

拓展:无窗房间的装修材料需要升一级

自然排烟窗

1.当设置在外墙上时,要做在储烟仓里面,室内净高大于3米的时候,自然排烟口需设置在储烟仓里面;不大于3米的时候,设置在高度一半以上

2.房间面积不大于200平时,开启方向不限

3.自然排烟窗口宜分散均匀,且每组长度不宜大于3米

4.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窗口,边缘距离不应小于2米

机械排烟

1.防烟分区内任意一点距离排烟口不应大于30米

2.排烟口在3米内净高的建筑侧墙上,吊顶与其距离为0.5米(安全出口1.5以内不允许有机械排烟口)

3,面积小于50平,可以通过走道排烟

中庭,与中庭相连接的回廊以及周围场所(中庭排烟量按照周围场所防烟分区中的最大排烟量的2倍数值计算,不应小于10万零7千小时每立方

中庭应设置排烟设置(快速响应喷头)

当周围场所都设置防烟设置,回廊可不设置,反之亦然,但商店建筑的回廊应设置排烟设置

当周围场所所任一房间未设置排烟,回廊应设置排烟场所

当中庭与周围场所未采用防火隔墙,防火玻璃隔墙,防火卷帘,(当中庭上下连通相加计算面积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情况使用前三种情况),若没有超过则可以选择使用挡烟垂壁

公共建筑仅需在走道或回廊设置排烟时,其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13000立方每小时机械排烟量可按照60立方每小时,自然排烟是地面面积的2%,或者在走道两端设置(侧)均设置面积不小于2立方等等自然排烟口,且两侧自然排烟窗的距离不小于走道长度的三分之二(ps:房间15000立方每小时

补风系统:除地上建筑的走道或建筑面积小于500立方的房间外,其他设置排烟的场所应设置补风系统。补风系统不小于排烟量的50%,补风口和排烟口距离5米 ,机械补风风速不宜大于10米每秒,人员密集场所不超过5米每秒

正压送风逻辑:两个独立的探测器或一个探测器加一个手报,发送信号给火灾报警控制柜,发出逻辑信号,打开送风口和送风机开始送风(15秒)

排烟系统逻辑: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作为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触发联动信号,并应有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者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空气调节系统,应有排烟口,排烟窗,排烟阀的开启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有消防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15秒开启风机,30秒之内关闭通风空调系统)

电动挡烟垂壁逻辑:两个感烟探测器触发,15秒之内开始行动,60秒之内到位

防烟分区:高度在3米以下,包含3米,最大面积500平,长边24米

3米以上在6米以内,1000平,长边36米

大于6米,2000平,长边60米,具有对流条件不应大于75米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走道款不超过2.5米,净高大于9米可不设置防烟分区)防烟分区横行要单独设置排烟系统

 

 

 

 

 

 

 

 

 

 

 

 

 

 

 

 

 

 

 

[展开全文]
王利娟 · 2020-07-24 · 0

应设置排烟的建筑要求:对于民用建筑,

地上大于100平,经常有人逗留的房间,地上大于300平,有较多可燃物的房间,超过20米的水平横走道

地下超过200平的房间;超过50平的无窗房间;

防烟系统:公共建筑高度大于50米,工业大于100米,采用机械加压;反之小于可不舍机械通风

小于50米的公共建筑,小于100米的 工业建筑

1.当前室是凹廊,敞开式阳台或者两侧可开启的外窗(不小于2平方或者工业3平方),楼梯间可不用做任何防烟措施

2.当前室的机械加压(正压)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者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送风

3.独立前室只有一个门和房间时,前室可不做送风系统,通过楼梯间来送风(合用和公用楼梯间要分别独立设)

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风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顶部有一个不小于1平方可开启外窗或开口,间隔不超过3层,每5层外窗相加不小于2立方

独立前室,消防电梯 2平方外窗,合同,共用前室式不小于3平方

避难层应该有不同朝向的开启外窗,每个朝向外窗面积不小于2平方,其有效面积不小于避难层面积的2%;可开启外窗设置在高处不方便开启时,应在距离地面1.3至1.5米处设置手动装置

机械正压送风

发生火灾时,前室机械正压送风系统只开启本层,上一层以及下一层,楼梯间等送风口会全部开启

不大于50米多建筑,设置送风井有困难时,可采用直罐式送风,节省成本,漏风多,所以加大送风量20%,当建筑超过32米,采用两点位送风;送风口之间距离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一半

机械加压送风的风机宜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送风机房2H防火隔墙,甲级防火门

送风机和排风机若在同一水平面,间距不应小于20米,若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上下间隔相差6米,并且送风机在下位

送风机管道为金属的管道,风速不大于20米每秒,非金属的不大于15米每秒,送风口不大于7米每秒

排风:同一个防烟分区采用同一种排烟方式

防烟分区是根据挡烟垂壁或者梁,隔墙等划分的,防烟分区不可跨越防火分区,高度大于等于500mm

防烟分区里有一个排烟口

净空高度小于3米,最大面积500平方,长边最大24米,大于3米小于等于6米,1000,36,大于6米,2000,60米,具有对流条件不应大于75米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走道宽度不大于2.5米,防烟分区场边不应大于60米

净空高度大于9米,可不设置防烟设置

汽车库防烟分区2000平方

储烟仓厚度:自然排烟,不小于空间净高多20%,且不应小于500mm,;机械排烟,不小于空间净高多10%,不小于500mm;同时储烟仓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安全疏散所需要的最小清晰高度

自然排烟窗:旋窗:开窗角度大于70度,其面积按照窗的面积计算,开不满70度,面积按照最大开启角度的投影计算

平开窗:超过70度,按照窗面积计算,小于70度,长✖️宽✖️Sina&

推拉窗:按照开启面积计算

拓展:地下大于2万平的商场应使用2H的楼板和防火墙分隔成若干个面积,防雨百叶窗是按照60%计算

机械排烟系统

当建筑的机械排烟系统沿水平风向不知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独立设置

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超过50米,住宅不超过100米

排烟风机设置在专用机房内,两侧风机有600mm以上的空间。对于排烟和空调调节系统共用的机房,设有自喷,不得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风机与管道,排烟风机与排烟管道连接部件应能在280度时连续30分钟保证结构完整性

排烟风机应能在280度保持30分钟度工作,风机主管上的排烟防火阀才有权利连锁关闭风机,排管防火阀是超过280度以上关闭

排烟口的风度是10米每秒,不应该采用土建通道

排烟计算:自然排烟,开窗面积是地面面积的2%,

机械排烟:排烟量应按照不小于60立方每小时每平,一个防烟分区一小时排烟量不小于15000立方(60✖️面积=排烟量)

 

 

 

 

 

 

 

 

 

 

 

 

[展开全文]
王利娟 · 2020-07-22 · 0

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参数

火灾报警系统分报警区域和

报警区域里包含探测区域,

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也可能几个联动消防设备相邻的防火分区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电缆隧道时有一个封闭长度的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3个相连封闭长度的区间,道路隧道长度的 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超过150米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报警区由一个灌区组成,每个50000立方及以上划分为一个单独报警区域

列车根据车厢划分,一个车厢是一个报警区域

 

探测区域按照房(套)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米面积不宜超过500平方,在入口可以看清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立方,可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

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性火灾探测器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100米,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长度宜为20米-100米

单独划分为区域的:前室,楼梯间,闷顶,夹层,走道,坡道,电气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

不宜安装感烟探测器

大量粉尘水雾滞留,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湿度大于95%,气流速度大于5m每秒,有腐蚀性气体,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

不宜选择点型光电感烟

大量粉尘水雾滞留,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可能有蒸汽

点型感温适宜使用场所(考点

经常发生无烟火灾,湿度大于95%,吸烟室或者正常情况下有烟和蒸汽逗留情况,厨房,锅炉房,发电机室,烘干车间等,

不适宜场所

可能产生阴燃的场所或者火灾不及时报警会重大损失的场所、

线型探测器分为线型光束感烟,缆式线型感温,线型光纤感温

线型光束感烟适用于大空间,无遮挡物的空间,不适用同感烟

缆式线性感温适用环境:电缆隧道,夹顶,闷顶,竖井,皮带传输装置,其他恶劣环境不适合点型探测安装场所

线型光纤感温适用环境:除液化石油气外的石油储罐,需要线型感温的火灾探测器易燃易爆场所,检测环境温度的地下空间,公路隧道,铺设动力电缆的铁路隧道,城市隧道

多孔吸气式适用:具有高速气流的场所,其他不适宜的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高度大于12米的场所,低温,隐蔽探测场所,特殊场所

感烟探测器 适用不超过12米的空间,保护面积80平方,6米以下面积60

感温探测器。适用不超过8米的空间,保护面积30平方

N(探测器数量)=S(该探测区域面积)除以【K(修正系数,容纳人数超过10000人的公共场所宜取0.7-0.8;容纳人数为2000-10000人去0.8-0.9,500-2000取0.9-1.0,其他场所取1.0)乘以A探测器保护面积】

 

梁对探测器的影响

超过600mm,要增设一个探测器

小于200mm,可不计算面积影响,忽视

当梁间净距小于1米时,可忽略影响

在宽度小于3米的内走道,探测器宜布置在中心位置,感温间距不超过10米,感烟不超过15米,距离端墙选择二分之一,即感温5米,感烟7.5米

探测器至梁边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至空调送风口间距不应小于1.5米,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至多孔送风口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除送风口1.5米,其他都是0.5米寸草不生)

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角度不应大于45度

感烟探测器在格栅吊顶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比列大于等于15%,应在吊顶下方,镂空面积大于30%,应在吊顶上方

在有活塞风的情况,上下都需要安装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两个探测器对射)

光束距离顶棚0.3-1米,距离地面不应大于20米,探测距离为10-100米

两组探测器距离不应超过14米,距离端墙距离0.5-7米(或者二分之一间距)

管路采样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低于16米为低灵敏,高于16米为高灵敏

一个探测单元采样管单管不得超过100米,总长度不超过200米;一根采样管上的采样孔不超过25个,采样管总数不超过100个

毛细管敷设采样孔孔径2-5mm,毛细管长度不超过4米

当采样管垂直采样时,孔距不应相差2度温差,或者不应大于3米,采样管不应背对气流方向

附加探测器

电气火灾监测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这两个统称预警系统,是火灾报警系统的前置系统

可燃气体探测器应独立接入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报警控制器,预警信号要传输到消防控制室crt,发出报警信号的同时,启动声光警报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位置:比空气轻垫设置在上面,跟空气密度相当的设置在中间,比空气重的设置在下面

具有探测线路故障电弧功能的电气火灾监测器,其保护线路长度不宜超过100米,保护对象为1000V的配电线路,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展开全文]
王利娟 · 2020-07-20 · 0

0.1MPa=1m 扬程

水喷雾响应时间为60秒(启动时间)

甲乙丙类液体冷却为300秒,丁类是120秒,小瓶库为60秒

水喷雾系统具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水喷雾核心为雨淋阀,雨淋阀自动控制是通过两个探测器启动,启动时间大于120秒,采用手动和机械

手动控制是在消防控制室在消防控制盘上控制,

机械应急启动站在泵前面,手动开启

采用传动管探测火灾,传动钢管不宜大于300米,直径宜为15mm-25mm,传动管上的闭式喷头间距不易大于2.5m(拓展:防护冷却系统喷头间距1.2-1.4米,距离障碍物不应大于0.3米)

电器火灾,不宜采取冶冻,严寒地区适用气体传动管

 

[展开全文]
王利娟 · 2020-07-15 · 0

1.同一仓库存储不同物品,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以下为仓库存储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2.丁类 戊类存放,按物品本身重量的4分之1 物品要按净重算去除包装物重量, 按可燃包装物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2分之1,算丙类。如果重量和体积等于物品的重量4分之1或体积的2分之1要按经济价值计算,不算上一级的类型,按原来类型计算。

3. 仓库跟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区别,生产过程中边间变化或经化学反应后产生了中间产物,也就增加了危险性。  粉尘的在空气中的悬浮形成爆炸混合物。   桐油织物在存储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大,因为这类物品在通风不良地点,收到维度作用,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便会导致自燃起火。生产过程中不会存在此现象。 “所以要对生产物品和储存物品进行分类”

4.丙类:1 动 植 润 机 重 (油)沥 蜡 糖荃 白兰地成品库(低度酒)2 人造纤维 纸 棉 毛 丝 麻 谷 面 竹 木 。3 橡胶 中药。 4 电视机,录音机,电子产品。 5 冷库中的鱼肉(有油脂) 6 特殊物品:“颗粒大于等于2MM的工业成型硫磺”  丙类特征:闪点大于或等于60度或可燃固体为丙类特征。

5.戊类(相对简单)特征:不燃烧物品:1 钢 铝 玻璃 陶瓷 搪瓷 岩棉 矿棉 石膏 水泥 石 膨胀珍珠岩(含有金属和矿物质的物品)。

6。丁类(两种制品一种水泥刨花板)特征:难燃烧物品:1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酚醛泡沫塑料”及其制品(厨房灶具铲子黑色塑料柄难燃烧,引火源停止燃烧可燃物停止燃烧)。水泥刨花板(水泥+刨花板水泥不燃烧加上木屑属于难燃烧物品)。

7.甲类(最危险火灾危险性)特征:1闪点小于28度液体。  2爆炸下限小于百分之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等于10的气体的固体物质。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1 名字中含有8个字之一就是甲类:甲 乙 丙 烷 苯 烯 氢 磷 (含有碳原子简单的物质)

   2 汽油(油类第一危险) 液化气 液化石油气 水煤气(气体中最危险,“氢气”加一氧化碳混合气体,有氢就是甲类) 。

   3 硝化棉 喷漆棉 火胶棉 赛璐珞棉(危险品的棉状物,硝 喷漆 火胶 

   4赛璐珞:赛璐珞棉与赛璐珞片的区别:棉是纯物质,片是经过制造,棉易燃烧,所以赛璐珞棉为甲类,赛璐珞片为乙类。 

   5硝化纤维胶片:硝化纤维胶片与硝化纤维色片的区别,硝化纤维色片增加了染色导致物质不纯,所以危险系数硝化纤维胶片为甲类,色片为乙类(硝化纤维漆布同硝化纤维色片,物质不纯)。

   6活泼金属:钾 钠 锂 钙 锶

   7硝酸铵(火药的主要物质)

   8过氧化钾 氯酸钾 氯酸钠(自己释放氧气的过氧化物,氯酸在甲类)

   9石脑油在甲类,樟脑油在乙类

   10二硫化碳(碳化硫)   电石(碳化钙) 碳化铝  (碳化类)

   11酒精度为38度以上的白酒(只限散装白酒) 

   乙类:1丁烯醇 乙酰丙酮 (不在甲类)带烯带丙需与甲类区分。!

   2硫磺 镁粉 铝粉(硫磺多数为粉状,粉类易燃物为乙类)。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大多与仓库相似,1 但是有些不同之处在于生产中的条件变了或经化学反应后产生了“中间产物”例如粉尘悬浮在空中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则能爆炸起火。

  2桐油织物:在存储中能慢慢氧化,积热不散便会导致自燃,而在生产中不存在此现象,所以归为丙类,仓储为乙类。

   生产中厂房甲类:                     1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涂胶和胶浆为易燃物质)

   2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粉碎植物种子丢入溶剂,然后得出溶剂和植物油,危险的是溶剂)。

   3赛璐珞厂房(赛璐珞在生产中和厂房按甲类计算)

   4青霉素 非那西丁 皂素 冰片 乐果 敌敌畏厂房(药品或农药制品)

   5磺化法糖精(厂房火灾危险性特殊物质)

   6焦化厂吡啶工段(甲类),焦化厂精奈厂房(乙类),焦化厂的焦油厂房(丙类)需区分!

   7 38以上酒类制品车间:38度及以上的酒泵房 白兰地蒸馏车间 勾兑车间 灌装车间为甲类。

   8白酒液态法酿酒车间,酒精蒸馏塔(有高温的生产环境)。

   9电解水或电解食盐厂房(电解后产生“氢气”)

   生产中厂房乙类:

  1 甲酚厂房,氯丙醇厂房(虽然甲 丙,却不算甲类,算乙类,此处需要记忆)

  2 硫磺回收厂房(看到硫磺就是乙,大于等于2MM才是丙)

 3铝粉镁粉厂房(属于粉尘悬浮物质)

 4金属制品抛光部位,煤粉厂房,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炭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简仓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室 (可产生粉尘并能产生爆炸性混合物)

 5配电室(内部油量按大于等于60KG,小于等于60KG分为丙类,丁类)。

     第三章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按使用性质分类,民用住宅,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1民用建筑分类: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分类:住宅建筑 非住宅建筑(如宿舍,公寓)

  2防火要求:住宅建筑与住宅建筑+商业服务网点(按住宅建筑要求) 公共建筑 宿舍 公寓 (按公共建筑要求)

 3 商业服务网点定义(底商):层数:不能超2层 (1层或1层+2层为同一门户)面积:每个分隔单元面积不能超300平米

 

 

      

 

 

  

 

    

 

    

   

   

   

[展开全文]
郭本川 · 2020-06-30 · 0

技术实务

重点第2篇和第3篇

稍重视第4篇

第1篇是基础必学

 

[展开全文]
周春宇 · 2020-06-03 · 0

基本不会

[展开全文]
胡小弟 · 2020-06-01 · 0

危险的东西,最小风频上风侧。受保护的东西,最小风频下风侧
 

[展开全文]
彭志伟 · 2020-05-25 · 0

      第一节  燃烧

燃烧的定义: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 现象。

燃烧条件:

燃烧的必要条件(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

(一)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按所处状态分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按化学组成分:无机可燃物、有机可燃物

(二)助燃物:氧化剂

(三 )引火源常见的有:明火焰、电弧、电火花、炽热物体、高温加热、化学反应热、雷击等。

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无焰燃烧)+自由基(有焰燃烧)

   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着火和爆炸

(一)着火分

1、点燃(或 称强迫着火)

点火热源通常有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体和点火火焰等。

2、自燃

(1)化学自燃:不需要外界加热。如火柴受摩擦着火,炸药受撞击爆炸,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炭因堆积过高自燃等。

(二)爆炸

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固体燃烧。

(一)气体燃烧

1、气体的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与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特点:燃烧比较稳定,不会发生回火现象

2、气体的预混燃烧:可燃气体预先同空气(氧气)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如氧乙炔焊。压强可达709.1~810.4kpa。

预混气体从管口喷出发生动力燃烧,若流速大于燃烧速度,则在管中形成稳定的燃烧火焰,速度快,燃烧充分。若可燃混合气体在管口流速小于燃烧速度,则会发生“回火”。

(二)液体燃烧:燃烧时火焰并不紧贴在液面上。液体可燃物先蒸发形成可燃蒸气。

液体燃烧的特殊现象:闪燃、沸溢、喷溅

(1)闪燃:指可燃性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或者可燃性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

闪燃是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展开全文]
曾宗花 · 2020-05-25 · 0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1一、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

(1)建筑屋面为坡层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女儿墙的平屋面)是,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层面面层高度;(女儿墙不考虑)

(3)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其中最取大值

(4)对于台阶式地坪,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同时满足:

1、有防火墙分隔     独立 

2、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   独立

3、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通道   救援独立

(三个条件有一个不满足则按下栋来计算)

可分别确定各自的建筑高度,否则,建筑高度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 

(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6)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室间,室内外高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住宅最高可减掉3.7m)

(如果底部超过1.5m

二、建筑层数的计算

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层数对住宅与公共都可用)

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2、建筑底部设置的室内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3、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例:某16层民用建筑,一至三层为商场,每层建筑面积为3000平米;四至十六层为单元式住宅,每层建筑面积为1200平米;建筑首屋室内地坪高为0.000m室外地坪标高为0.300m,商场平屋面面层标高为14.6m,住宅平屋面面层标高为49.7m,女儿墙顶部标高为50.9m.根据《建筑设计防水规范》(GB50016)规定的建筑分类,该建筑的类别应确定为(  A  )。

A.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B.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C.一类高层住宅建筑

D.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注:标高是指建筑0算起

第二节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

二、建筑材料及制品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和标识

烟气毒性等级(tO、t1、t2)

燃烧滴落物(do、d1、d2)

产烟特性等级(s1、s2、s3)

燃烧性能等级(A2、B、C、D)

燃烧性能等级(A、B1、B2、B3)

示例:GB8624 B1(B-s1、do、t1).表示属于难燃B1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细化分级为B级,产烟特性等级为sl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o级,烟气毒性等级为t1级。对于D级建筑材料及制品应给出产烟特性等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

 例:根据《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性能等级标识GB8624B1(B-s1.do.t1)中,t1表示(A )等级。

A.烟气毒性

B.燃烧滴落物/颗粒

C.产烟特性

D.燃烧持续时间

例:D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附加信息包括(CD

A.aO(或a1、a2)

B.tO(或t1、t2)

C.s1(或s2、s3)

D.dO(或d1、d2)

E.bO(或b1、b2)

 

第三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主要包括建筑内的墙、柱、梁、楼板、门、窗等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一是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构件的耐火极限。

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

(一)不燃性

(二)难燃性

(三)可燃性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支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h)表示

承载通力: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垮塌的能力

完整性 :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热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能力

隔热性:在一定时间内使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三个条件中有一个出现问题就认为这个构件挡不住火。耐火极限取三者中最小值   

例: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对一墙体进行耐火极限试验,试验记录显示,该墙体在受火作用至0.50h时粉刷层开始脱落,受火作用至1.00h时背火面的温度超过规定值,受火作用至1.20h时出现了穿透裂缝,受火作用至1.5h时墙体开始垮塌,该墙体的耐火极限是(A)h

A.1.0     B.0.5

C.1.2     D.1.5 

   第四节 建筑耐火等级

一、建筑耐火等级的确定

在防火设计中,建筑整体的耐火性能是保证建筑结构在发生火灾时不发生较大破坏的根本,而单一建筑结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确定建筑整体耐火性能的基础。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共分为四级。

一栋建筑中按级别最底决定耐火等级

防火墙的耐火等级是不能小于3小时的

耐火等级       主要构件性能

 一级      都是不燃

 二级      除吊顶为难燃外,其余都是不燃 

 三级      工业、吊顶、房间隔墙、非承重外墙、屋顶承重构件为难燃:

           民用:吊顶、房间隔墙为难燃,屋顶承重构件为可燃

           其余都是不燃

四级       除防火墙体为不燃外,其余构件可采用难燃或可燃。

工业建筑耐火极限

1)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就低于4小时

(2)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5小时和2小时

(3)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的一级耐火等级单、多层厂房(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

(4)除甲、乙类仓库和高层仓库外,一二级d耐火等级建筑的非承重外墙,当采用有燃性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小时,当采用难燃性墙体时,不应低于0.5小时

(5)4层及4层以下的一、二级耐火等级丁、戊类

(6)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内的房间隔墙,当采用难燃性墙体时,其耐火极限应提高0.25小时。

民用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小时

(2)三级耐火等级的医疗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当采用难燃材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小时。

(3)二级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 门厅,走道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

(4)二级耐火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难燃性墙体的房间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小时:当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平米时,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小时的难燃性墙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小时的不燃性墙体。

 工业与民用建筑

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厂房,多层仓库,二级耐火等级多层住宅内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小时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小时和1小时。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不燃材料的吊顶,其耐火极限不限。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以木柱承重且墙体采用不燃材料的建筑,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

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和屋面板,当确需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应为不燃材料,且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

屋面防水层宜采用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当采用可燃防水材料且铺设在可燃   ,难燃保温材料上时,防水材料或可燃,难燃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外露部位,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节点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相应构件的耐火极限。

                                      

 

 

 

 

                                                        

                     

 

 

 

 

 

[展开全文]
曾宗花 · 2020-05-21 · 0

qwer owq w

[展开全文]
陈伟3 · 2020-05-10 · 0

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区分。充分条件要保证足量的数量与浓度。

 必要条件具备不一定能烧,充分条件达到才能烧起来。

 有焰燃烧的四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自由基。

燃烧的瞬间分为着火爆炸,燃烧的形态分为气体燃烧,固体燃烧,液体燃烧。

闪点。燃点,自燃点都是温度越低越危险。

 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30人死,100人重伤,一亿元损失。

重大火灾事故,10人死,50人重伤。5000万损失,

较大火灾事故,3人死,10人重伤,1000万损失。 

一般火灾3人以下死,10人以下重伤,1000万元以下损失,

按照从重就高 原则来定性

[展开全文]
闫春阳 · 2020-05-02 · 0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往年大概5分左右

是后续很多章节的基础,基本概念需要弄清楚

第二篇:建筑的防火   往年大概37分左右

第三篇:消防设施    往年大概60分左右

第四篇:                   往年大概20分左右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  二   三章  燃烧  火灾  爆炸

   燃烧: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 、发光、发烟现象

 

 

燃烧分成有焰燃烧无焰燃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都是蒸气或者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称为有焰燃烧

而有的的固体物质则不能变成气态,其燃烧只发生在氧气和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无焰燃烧

 燃烧的条件: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 

助燃物【氧化剂】

引火源【本质上是温度】

充分条件:足够数量或者浓度的可燃物

              足够数量或者浓度的助燃物

               足够能量的引火源

               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燃烧的链式反应理论   自由基作为中间体

因此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有焰燃烧的四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  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燃烧的类型:着火和爆炸

 

 

 

 

 

 

 

 

 

 

 

 

[展开全文]
吕群 · 2020-05-01 · 0

二、民用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平面布置
助记总结:3 个原则+4 个特例
 
原则 2:防火分隔(2+1+乙)2 小时防火隔墙,1 小时楼板,乙级防火门
例外:电影院为甲级门(看一出电影,奇门遁甲)
 
原则 3:地下楼层位置(有病不争第 1,玩不争第 2,其它不争第 3
①幼儿园、医院住院部分不能在地下 1 层
②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能在地下 2 层
③其它场所不能放在地下 3 层
 
 
特例 1:幼儿园电影院有独立的安全出口
 
特例 2:10 米以下风水不好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水泵房不能放在 10 米以下
 
特例 3:甲乙不下地,甲乙不入户
①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甲乙类物品都不能设置在地下
②除为满足民用建筑使用功能所设置的附属库房外, 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作坊的储藏间,严禁附设在民用建筑内。
 
特例 4:歌舞娱乐>会议厅、多功能厅+电影院、剧院、礼堂
 
 
 
1、商店、展览建筑
2、儿童用房、儿童活动场所
3、老年人照料设施
4、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
5、教学建筑、菜市场和食堂
6、会议厅、多功能厅
7、剧院、电影院、礼堂
8、歌舞娱乐放映场所
[展开全文]
彭志伟 · 2020-04-29 · 0
第六节 安全区的连通
5.3.5 总建筑面积大于 20000m2 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 20000m2 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
部连通时,应采用符合规定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
间等方式进行连通。
(助记:超火分隔/奸臣难防
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并应符合本规
范第 6.4.12 条的规定;
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隔墙,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6.4.13 条的规
定;
避难走道应符合本规范第 6.4.14 条的规定;
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双甲门)
 
一、下沉式广场
6.4.12 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分隔后的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3m。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 169m²
②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 1 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当连接下沉式广场的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③确需设置防风雨篷时,防风雨篷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面面积的 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 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 60%计算。
 
6.4.13 防火隔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防火隔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 6.0m²
②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③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 4m
④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 A 级
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备注: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隔墙
助记:
防火隔间单用途
家家有事不算数(甲甲64)

 

第五章 防爆检查
第五章 防爆检查
第一节 建筑防爆
第二节 采暖系统
第三节 通风空调系统
第四节 电气防爆
参考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第一节:建筑防爆
一、布局和布置
3.6.8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
3.6.9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
3h 防火隔墙(抗暴)
 
混知识点:
3.3.5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注:防爆墙为在墙体任意一侧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并达到设计压力时,能够保持设计所要求的防护性能的实体墙体。防爆墙的通常做法有:钢筋混凝土墙、砖墙配筋和夹砂钢木板。
 
一、布局和布置
3.6.10 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
措施。门斗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
二、泄压设施
3.6.1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
3.6.2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
3.6.3 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
①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②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墙体的质量不宜大于 60kg/m²
③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
3.6.5 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宜采用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面积。顶棚应尽量
整、无死角,厂房上部空间应通风良好
3.6.7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
压设施附近。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3.6.6
规定:
①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②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其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③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确需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纤维
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三、预防措施
3.6.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②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其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③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确需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防火材料密封。3.6.11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的厂房,其管、沟不应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下水道应设置油设施。
3.6.12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采取防止 浸渍的措施。
  防止液体流散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漫坡,一般高为 150mm-300mm;二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 150mm-300mm 的门坎,再在门坎两边填沙土形成漫坡,便于装卸。
 
第二节:采暖系统
一、采暖形式
9.2.2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
9.2.3
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①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②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总结:遇热易爆+遇水易爆→不循环热风
二、采暖要求
9.2.1 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 82.5℃。输煤廊的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 130℃
9.2.4 供暖管道不应穿过存在与供暖管道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房间,确需穿过时,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9.2.5 供暖管道与可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大于 100℃时,不应小于 100mm 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②当供暖管道的表面温度不大于 100℃时,不应小于 50mm 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9.2.6 建筑内供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甲、乙类厂房(仓库),应采用不燃材料
2 对于其他建筑,宜采用不燃材料,不得采用可燃材料
 
第三节:通风空调系统
一、空气循环
9.1.2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 25%
9.1.4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二、送风与排风
9.1.3  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
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9.3.2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9.3.3  甲、乙、丙类厂房内的送、排风管道宜分层设置。当水平或竖向送风管在进入生产车间处设置防火阀时,各层的水平或竖向送风管可合用一个送风系统(送风管和防火阀能合用,排风管不行)
9.3.9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②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③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三、防爆风机
9.3.4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当送风机布置在单独分隔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时,可采用普通型的通风设备。
9.3.16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应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当采取机械通风时,机械通风设施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 3 次/h 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 6 次/h 确定;
②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 6 次/h 确定,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 12 次/h 定。
 
四、除尘器
9.3.5  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9.3.8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9.3.7 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建筑外墙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0m
  具备连续清灰功能,或具有定期清灰功能且风量不大于 15000m³/h、集尘斗的储尘量小于 60kg 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可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隔墙1.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第四节:电气防火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2.2 电力电缆不应和输送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可燃气体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10.2.3 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通风管道内腔或直接敷设在通风管道外壁上,穿
[展开全文]
彭志伟 · 2020-04-26 · 0
防烟与排烟系统
名词解释
防烟系统 
通过采用 自然通风方式/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止/阻止 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 内积聚/的系统
 
防烟系统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保护安全区域: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
 
排烟系统 
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分为自然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保护房间、走道)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压作用,通过建筑开口将直接排至室外
 
挡烟垂壁
用不燃材料制成,垂直安装在建筑顶棚、梁或吊顶下,能在火灾时形成一定的蓄烟空间
的挡烟分隔设施。
 
挡烟垂壁
用不燃材料制成,垂直安装在建筑顶棚、梁或吊顶下,能在火灾时形成一定的蓄烟空间
的挡烟分隔设施。
 
排烟防火阀 
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排烟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
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一般由阀体、叶片、执行机构和温感器等部件组成。
 
排烟阀 
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各支管端部(烟气吸入口)处,平时呈关闭状态并满足漏风量要求,
火灾时可手动和电动启闭,起排烟作用的阀门。一般由阀体、叶片、执行机构等部件组成。
 
独立前室 
只与一部疏散楼梯相连的前室。
 
共用前室 
(居住建筑)剪刀楼梯间的两个楼梯间共用同一前室时的前室。
 
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的前室。
 
防烟系统
建筑防烟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因素,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 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防烟系统的选择,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
2)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 20 ㎡,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 30 ㎡。
 
2 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100m 的住宅建筑,
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总结:
防烟系统排烟系统,防烟系统是保护什么?是保护前室、楼梯间的对吧,防烟系统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正压送风,在50米以下,100米以下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自然通风。50米以上,100米以上的情况下必须用机械,但是50米,100米以下有三种特殊情况,一种就是超级前室,一种是正对送风,还有一种是独用前室。
前室风口常闭,楼梯间风口常开
 
自然通风(1)前室:2平方、3平方(2)楼梯间:顶上1平方的窗、没5层加起来不小于5立方,设置间隔不小于三层(3)避难层:不同朝向的都得有一个窗/不小于2平方,所以的窗加起来不小于地面面积的百分之2
机械正压送风(1)直管式送风:前室每层放一个,(2)设置间隔不小于三层(3)排烟风机20m、6m、(4)风速:金属管道20m/s;非金属管道15m/s;送风口风速不应小于等于7ms要考的不宜采用土建管道 
 
风机自然通风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 10 ㎡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 10m 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 5 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 20 ㎡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 3 层。  
 
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 20 ㎡ ,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 ㎡ 。(自然通风正规设置方式)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 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 20 ㎡ 。(建筑高度超过100m)
 
可开启外窗应方便直接开启,设置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的可开启外窗应在距地面高度为
13m15m 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机械(正压送风)通风
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100m(知道即可)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50m 的建筑,当楼梯间设置加压送风井(管)道确有困难时,楼梯间可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大于 32m 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楼梯间两点部位送风的方式,送风口之间距
离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 12
2 送风量应按计算值或本标准第 342 条规定的送风量增加 20%;
3 加压送风口不宜设在影响人员疏散的部位。
 
机械加压送风风机宜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送风机的进风口应直通室外,且应采取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
2 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下部。
3 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
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
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
应小于 200m4 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且应采取保证各层送风量均匀性的措施。
5 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送风机房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的规定。(2小时隔墙,甲级防火门)
6 当送风机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应采取火灾时自动开启阀门
的措施。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20ms;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15ms;送风管道的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的规定。

 

机械排烟
  同一个防烟分区应采用同一种排烟方式。(红管正压送风,蓝管排烟)
防烟分区
  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采用挡烟垂壁、结构梁及隔墙等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挡烟垂壁等挡烟分隔设施的深度不应小于本标准第 462 条规定的储烟仓厚度。对于有吊顶的空间,当吊顶开孔不均匀或开孔率小于或等于 25%时,吊顶内空间高度不得计入储烟仓厚度。
 
  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 20%,且不应小于 500mm
  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 10%,且不应小于 500mm。同时储烟仓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安全疏散所需的最小清晰高度,最小清晰高度应按本标准第 469 条的规定计算确定。
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 3m 的区域,其最小清晰高度不宜小于其净高的 1/2,其他区域的最小清晰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Hq1.60.1·H
4.6.9式中:Hq—最小清晰高度(m);
H'—对于单层空间,取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m);对于多层空间,取最高疏散楼
:1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走道宽度不大于 2.5m 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不应大于60m
2 当空间净高大于 9m 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3   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
 
自然排烟设施
防烟分区内自然排烟窗(口)的面积、数量、位置应按本标准第 463 条规定经计算确定,
且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30m。当工业建
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其水平距离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 28 倍;当公共建筑空
间净高大于或等于 6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375m
自然排烟窗(口)开启的有效面积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 的相关规定。(2000平方米)
层的层高(m)。(要考的)
 
[展开全文]
彭志伟 · 2020-04-23 · 0

第三节: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5、前室的面积
6.4.3 防烟楼梯间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①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 6.0m²;住宅建筑,不应小于
4.5m²
②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
10.0m²;住宅建筑,不应小于 6.0m²
助记:前室面积
6、扇形踏步的要求
6.4.7 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扇形踏步;确需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7、楼梯间的检查(考过一次)
  在设计人数最多的楼层,选择疏散楼梯扶手与楼梯隔墙之间相对较窄处测量疏散楼梯的净宽度,并核查与消防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每部楼梯的测量点不少于 5 个,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 5%(这数不考)
 
第四节: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
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楼梯间→门、口、道、梯
 
一、设置要求:
疏散走道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 1 ) 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 2 ) 在 1.8m 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凸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 3 ) 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 4)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第五节:避难设施
避难走道主要用于解决大型建筑中疏散距离过长,或难以按照规范要求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等问题。避难走道和防烟楼梯间的作用类似,疏散时人员只要进入避难走道,就可视为进入相对安全的区域。
一、避难走道(要求)
 
助记:避难走道 315,甲乙 66 不同路
第五节:避难设施
精准走位
避难层(间):避难层(间)是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①避难层(间)—超高层
②避难间—高层病房楼
③避难间—老年人照料设施
门、口、道、梯+避难走道、避难层(间)、病房楼的避难
 
二、避难层(间)
5.5.31
建筑高度大于 100m 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5.5.23 建筑高度大于 100m 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 50m。
②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③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 5.0 人/m²计算。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设备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 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注: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
总结:
设备管道区—3h
设备间—2h
管道井—2h
 
⑤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⑥应设置消火栓消防软管卷盘
⑦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应急广播
⑧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指示标志。
⑨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防烟:楼梯间、前室、避难间、避难走道
排烟:房间、走道、中庭
 
助记:55552 甲门乙窗
①距离救援场地≤50 米
②间隔≤50 米
③人员密度 5 人/㎡
④出入口距离 5m
⑤2h/3h(管道井、设备间/设备管道区)
⑥甲级门(管道井、设备间)
⑦乙级窗(外窗)
 
三、避难间(高层病房楼)
5.5.24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
列规定:
①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 2 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 25.0m²确定。
②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注: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如每层的监护室,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但合用前室不适合用作避难间,以防止病床影响人员通过楼梯疏散。
③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④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消防应急广播
⑤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⑥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助记总结:避难场所的消防设施
 
助记:22225 甲门乙窗
①≥2 层高层病房楼设置
②≤2 个护理单元
③2h 隔墙
④净面积≥25 ㎡/护理单元
⑤甲级门(疏散门)
⑥乙级窗(外窗)
 
四、避难间(老年人照料设施)
1、3 层及 3 层以上总建筑面积大于 3000m²(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三层及以上楼层)的年人照料设施,应在二层及以上各层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楼梯间的相邻部位设置 1 间避难间;
注:当老年人照料设施设置与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直接连通的开敞式外廊、与疏散走道直接连通且符合人员避难要求的室外平台等时,可不设置避难间。
2、避难间内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应小于 12m²,避难间可利用疏散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的前室,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5.5.24 条的规定(病房楼避难间)
3、供失能老年人使用且层数大于 2
(≥3 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应按核定使用人数配简易防毒面
 
老年人 按照 疏散楼梯 来算
病房楼 按照 护理单元 来算
 
助记:123 3 123 甲门乙窗
①1 间避难间(每部疏散楼梯)
②≥2 层设置
③≥3 层且总建筑面积>3000m²
④净面积≥12 ㎡
⑤≥3 层供失能老年人配备防毒面具你 
 
助记总结:
[展开全文]
彭志伟 · 2020-04-22 · 0
报警区域划分(上图防火控制器-小于0.5m)
1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可将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也可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2 电缆隧道的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封闭长度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相连的 3个封闭长度区间;道路隧道的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
超过 150m
3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报警区域应由一个储罐区组成,每个 50000m³及以上的外浮
顶储罐应单独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4 列车的报警区域应按车厢划分,每节车厢应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探测区域划分
1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 500 ㎡;从主要入口能看
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 1000 ㎡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2 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 100m
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为 20m100m
 
下列场所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要考的)
1 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2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
3 电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
4 建筑物闷顶、夹层。
 
点型感烟(左图)
不宜选择点型离子感烟:
1、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
2、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
3、相对湿度经常大于 95%。
4、气流速度大于 5m/s
5、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
6、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
不宜选择点型光电感烟:
1、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
2、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
3、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
4、高海拔地区。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不用背-只要装火灾报警系统就得有-首选)
1 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商场、列车载客车厢等。
2 计算机房、通信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
3 楼梯、走道、电梯机房、车库等。
4 书库、档案库等。
 
点型感温(右图)
1 相对湿度经常大于 95%。
2 可能发生无烟火灾。
3 有大量粉尘。
4 吸烟室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或蒸气滞留的场所。
5 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
6 需要联动熄灭“安全出口”标志灯的安全出口内侧。
7 其他无人滞留且不适合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但发生火灾时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可能产生阴燃火或发生火灾不及时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温度在 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择定温探测器;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不宜选择具有差温特性的探测器。
 
可能产生阴燃火或发生火灾不及时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温度在 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择定温探测器;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不宜选择具有差温特性的探测器。
 
点型火焰/图像探测
1 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
2 可能发生液体燃烧等无阴燃阶段的火灾。
3 需要对火焰做出快速反应。
 
线型探测器 包括:线型光束感烟、缆式线性感温、线型光纤感温
 
线型光束感烟
无遮挡的大空间或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宜选择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1 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
2 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
3 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
4 固定探测器的建筑结构由于振动等原因会产生较大位移的场所。
 
缆式线性感温
下列场所或部位,宜选择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1 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桥架。
2 不易安装点型探测器的夹层、闷顶。
3 各种皮带输送装置。
4 其他环境恶劣不适合点型探测器安装的场所。
 
线型光纤感温
下列场所或部位,宜选择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1 除液化石油气外的石油储罐。
2 需要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易燃易爆场所。
3 需要监测环境温度的地下空间等场所宜设置具有实时温度监测功能的线型光纤感温火
灾探测器。
4 公路隧道、敷设动力电缆的铁路隧道和城市地铁隧道等。
 
多孔吸气式
下列场所宜选择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1 具有高速气流的场所。
2 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的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高度超过 12m 或有特殊
要求的场所。
3 低温场所。
4 需要进行隐蔽探测的场所。
5 需要进行火灾早期探测的重要场所。
6 人员不宜进入的场所。
[展开全文]
彭志伟 · 2020-04-21 · 0
四、电梯井和管道井等竖向井道
建筑内的电梯井和管道井是火灾烟气和火灾蔓延的通道之一,在火灾时极易产生烟囱效应。
电缆井、管道井、排(气)烟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均分别独立设置

助记:
防火墙 3h—甲级门(1.5h)
电梯井(一二级)2h—乙级门(1h)
其它井 1h—丙级门(0.5h)
 
五、建筑外(幕)墙
建筑中采用落地窗,上、下层之间不设置实体墙的现象比较普遍,易导致火灾通过外墙上的开口在水
平和竖直方向上蔓延。对采用幕墙的建筑,主要因大部分幕墙存在空腔结构,这些空腔上下贯通,在火灾时会产生烟囱效应
1、分隔要求2、对于住宅建筑,还需要检查外墙上相邻户开口之间的墙体宽度,当小于 1.0m 时,开口之间要设置凸出外墙不小于 0.6m 的隔板
3、每层缝隙的封堵
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和防火性能的材料填塞密实。这种材料可以
不燃材料,也可以是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难燃材料
六、变形缝
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各种变形缝的设置,是为防止建筑变形影响建筑结构 安全和使用功能,也是火灾蔓延的途径之一,尤其是纵向变形缝具有很强的拔烟、拔火作用。
1、变形缝的构造基层和填充材料必须为不燃烧材料
2、变形缝内不得敷设电缆、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必须穿过时,在穿过处加设不燃材料
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变形措施,并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对其进行封堵。
3、当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时,两侧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 70℃的防火阀
 
第二节 防火分隔设施
防火分隔设施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焰蔓延,把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个较小防火隔间的物体。
一、防火墙
1、定义
①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不燃性墙体
②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的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
屋面结构层的底面
③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④防火墙的构造应能在防火墙任意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被破坏时,不会导致防火墙倒塌
2、耐火极限的要求
①防火墙: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不燃性墙体。
甲、乙类厂房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4.00h
3、分隔的要求
(1)一般规定
防火分区→防火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
②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2)特殊要求
①为适应生产需要建设大面积厂房和布置连续生产线工艺时,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分隔比较困难。对此,
除甲类厂房外,规范允许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或防火卷帘等进行分隔。
库房防火分区之间的水平分隔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不能采用其他分隔方式替代
甲、乙类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仓库防火分区都是用防火墙)
助记:
甲厂苍不替代
甲乙苍不开口
(2)特殊要求
④对于丙、丁、戊类仓库,在实际使用中确因生产工艺、 物流等用途需要开口的部位,需采用与防火墙等效的措施,如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分隔,开口部位的宽度一般控制在不大于 6.0m ,高度宜控制在 4.0m
以下
4、设置要求
①当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 1.00h,其他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 0.50h 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 0.5m 以上。
②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 4.0 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③建筑外墙为难燃性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 0.4m 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均应为宽度不小于 2.0m 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④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 该距离不限。
⑤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确需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料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
助记总结:
6.1.5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6.2.9 电梯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
3.4.6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穿过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
6.3.4 电线、电缆、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不宜穿过建筑内的变形缝,确需穿过时,应在穿过处加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变形措施,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总结:
防火墙—严禁穿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电梯井—严禁穿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无关电线电缆
消控室—严禁穿无关电线电缆
变形缝—不宜穿,有措施可以穿
 
结论:
有设备的不穿无关电线电缆(电梯井+消控室)
有人的不穿可燃气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电梯井+防火墙)
变形缝有措施都可以穿
[展开全文]
彭志伟 · 2020-04-19 · 0